一只羊眼里的花

2021-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彩蝶入梦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童眼童心」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故事和记忆。

这是民国时期幼儿识字课本上的一篇课文。“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我觉得这句话简单质朴,像《诗经》对事物的描写,只有幼儿才这样的角度观察事物,完全是孩子的视角。只有幼儿才用这样简单质朴的语言。什么思想都没有给孩子灌输,留给孩子巨大的想象空间。 据说这是教育大家蔡元培等编审的课本。

我小时候也是常常看着一群蚂蚁发呆,看他们如何搬东西,如何钻到土里,常常想象他们是在打招呼还是在吵架?现在看到一群小蚂蚁,哦,勤劳、团结的小昆虫。

我小时候看好花都要数一数花儿又几个花瓣;晚上花儿合上了,会不会把小虫子包住……现在看到花,只是扫一眼,啊!这花真好看,桃花艳丽、菊花傲霜、牡丹富贵、梅花雪中君子......

一切都已经被赋予了成人的的思想和色彩。再也没有孩子的视角和思维模式了。

我们教育孩子常常向孩子灌输成人的思想,总说你们小孩子不懂。总想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可在孩子的心里觉得你们是大人,你们不懂一条小蚯蚓,一只毛毛虫,所以有些话从来不想大人说。


另外识字课本用楷体印刷好,现在好些人从小到大只见过仿宋体,以为楷书只有写毛笔字时才用。有一大学生作业,字迹工整,被赞为”人肉打印机“。从规范书写的角度来看,在校学生可以借鉴,但从学习书法的角度看,还是从楷书入手学习为好。

好字的看多了,脑子里有好字才能写好字。尤其是初学识字的幼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