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历史有意思历史那些事儿

《鹿鼎记》的石碣碑文和唐太宗的青石白文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1人  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

        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有段韦小宝串通神龙教众人欺瞒教主洪安通的精彩章节:

         陆先生笑道:“韦公子何必过谦?这是所背诵的石碣遗文,我笔录了下来,请公子指点,是否有误。”说着读道: “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特进卫国公李靖,右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光禄大夫兵部尚收曹公李绩,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会于五台山锦绣峰,见东方红耀天,斗大金字现于云际,文曰:‘千载之下,爱有大清。东方有岛,神龙是名。教主洪某,得蒙天恩。威灵下济,丕赫威能。降妖伏魔,如日之升。羽翼辅佐,吐故纳新。万瑞百祥,罔不丰登。仙福永享,普世祟敬。寿与天齐,文武仁圣。’须臾,天现青字,文曰:‘天赐洪某《四十二章经》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荡魔寺,二存山西笔架山天心庵,三存四川青城山凌霄观,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当山真武观,六存川边崆峒迦叶寺,七存云南昆明沐王府,八存云南昆明平西王府。’靖请薛录天文,雕于石碣,以待来者。”

        陆先生抑扬顿挫的读毕,问道:“有没读错?”

        韦小宝道:“这是唐朝的石碣,怎会知道后世有个平西王吴三桂?”

        陆先生道:“上帝聪明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既知后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吴三桂了。”

        韦小宝暗暗好笑,点头道:“那也说得是。”

        欺上瞒下、歌功颂德,原是中国官场为官秘诀,金庸笔下的神龙教,虽然只是个江湖帮派,却俨然是个缩小版的专制小朝廷,神龙教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是皇帝老子,洪夫人以老公为依仗,大量启用青年男女压制老兄弟,也颇有点女皇范儿。陆高轩胖头陀等老兄弟为求自保,无所不用其极,自然也无可厚非,可惜上了韦小宝这个小无赖的当,把他的信口胡诌当成了救命稻草,幸好后来黑龙使闹了出政变失败的闹剧,权衡之下,洪教主自然也无暇问责区区一篇马屁文章的真实了。其实他心理也明白这完全是个骗局,《鹿鼎记》中记载:洪教主点头道:“陆高轩智谋深沉,武功高强,笔下更十分来得,一篇文章做得四平八稳。很好,很好。”陆高轩寻思:“他说‘一篇文章做得四平八稳’,杜撰碣文之事,他早就心中雪亮。”不在众人面前说穿,无非是为了愚弄教徒,使其将之作为上应天命的神人崇拜。

        本来以为整个事情的前后就是个笑话,近日读《新唐书地理志》,发现这段故事居然是有模板的.

        据《新唐书地理三》记载:贞观十七年八月,凉州昌松县鸿池谷有石五,青质白文成字曰:“高皇悔出多子李元王八十年太平天子李世民年千年太子李治书燕山人士乐大国主尚汪譂奖文仁迈千古大王五王六王七王十风毛才子七佛八菩萨及上界佛田天子文武贞观昌大圣延四方上不治示孝仙戈八为善。”

        这段文字大致说的是这么个意思: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凉州出土了五块石头,石头上天然形成一段文字,文字什么意思,没人读得通读得懂,但大致还可以揣摩出一些意思,比如说高皇悔出多子,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大唐初年那场著名的兄弟阋墙之争;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自然讲得是李世民李治相继执掌大唐政权,是上天早已注定的事件;乐大国主,似乎讲的是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两人都是武则天之后试图再次在大唐重现女主专政却最终失败的风云人物;五王六王七王,则正好暗示了唐朝传了十八代皇帝后被朱温所灭。

        现在的人看了这段记载,自然是觉得荒诞不羁,付之一笑。然而,这可是由宋代的文学大师司马光正儿八经得记载在官修正史中的记录,自然是觉得史料来源非常可靠。在唐太宗时代,这更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皇帝特意派出特使前往祭祀,拜谢上天将自己和儿子的名录镌刻在石碑上。

        在唐太宗的心中,玄武门之变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心结,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人民选择,他一生也确实努力想成为一个万人称颂的好皇帝。以维护政权的合法性。

        除此之外,他也做了不少小动作,比如修改唐朝早期史料,把兄弟建成元吉塑造成无能无功的平庸之辈,而把自己在唐朝建国征战过程中的作用尽量拔高,伪造天命,更是必然的事情。

        如果这次碑文事件不是天意而是伪造,我们虽然不知道是唐太宗本人授意,还是后人伪造了史料,但是能让时间跨度上相隔不远的司马光老先生上当,估计这次造假应该是国家的组织行为,而不是个人所为。因为在这个事件中,最大的得益者是唐太宗,其目的,就像《鹿鼎记》中韦小宝背完杜撰的碑文后,书中记载的那样:无根道人等老兄弟也自骇然,均想:“教主与夫人上应天象,那可冒犯不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