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教育最美的礼物
教师节这天,看是对老师是最有纪念的日子,但是,在学校好像和平常一样,直到下午,一个学生走到我办公桌前说:“老师,节日快乐。”说完,还从口袋不好意思地掏出了两颗精致的巧克力糖给我,心间瞬间飘过一阵暖流,那是一种美好的独属于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
后来,最后一节延时课上,我正在和班上的学生讲日记写作题材这个话题时,学生说没有什么好写的东西,于是我突然想到了班上这个学生,因为是初一新生,还不认识这个学生,于是,我特定认识了她——罗舒怡。于是和学生分享了这分节日的感动。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真正热爱生活与人生的人,就一定能发现日常生活和苦难人生的诸多细节。当然,要做到如此,得有一颗敏锐而勤思的心灵。正讲着,尹老师从教室后面进来送来她班家长与孩子们给老师送了一束鲜花。
——这,就是独属于教育最美好的礼物。教育,是什么?就是育心,尤其是人的感恩之心。一个懂得感恩之心的人,就回有用不被生活与人生苦难与挫折所打败与击倒。至于那些绽放在生活与人生诸多苦难尘埃之中的花,只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我自认为是一个相对悲观的人,也许是因为对生活和人生看得较多较清也太认真的缘故,但是,正像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中说的:“真的英雄,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教育的真正最终成绩,不是写在试卷上的那个分数,而是体现在真实庸常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言行里,而在这个言语逐渐被掏空、信用被无限期地支配、善良常被充分利用的现实中,唯有逐渐培养人的感恩之心,方可真正树立教育的形象和文明人的形象。当今新闻中的亲子弑母案,亲父抛子案,学子弑师案。古语道:“天地君亲师。”“虎毒不食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正像《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的巴西作者保罗·弗雷勒说:“我们必须敢于说爱,以便永远不把认识和情感对立起来。我们必须敢于说爱,以便在我们熟知的条件下长期继续教书,那就是:低工资,缺乏尊重,时时存在的变得玩世不恭的风险。”作为人生存于世的根本——爱,今日,对于某些人俨然早已抛之脑后,然儿,即便这样,相当部分人还以为前面这些做人训导早已过时,或者是应该作古。然儿,私以为,时下应该适当地矫枉过正,否则,真的人心不古,世道难继,不是危言耸听。
尤其是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本”,不仅是作为“科教兴国”、“科教强国”之本,更首先应该是立人之本。事实上,立人是一切之本,家庭要振兴,科技要发达,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复兴,都在于人。而这些之根又在于教育,而教育之本在于立人心。人心正,人心稳,则家庭旺,科技达,社会稳,国家兴。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即便如此,教育也不能因此放弃立人心、树人魂之本;更不能因为团体和某些人的政绩与物质的短暂利益而鼠目寸光或因噎废食,否则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对世界都无异于异常灾难。这也许就是当年邓小平总书记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的总方针的根本初衷吧。
在我向学生分享这一份小小感动的时候,班上的一个女生立刻把一束花送给了我,我同样表示对她的感谢,也再次向班级学生表示这样的一种生活小事中的大爱——学会感恩,乃是人之本。人,不是生来就会感恩的,是后天的教育使然。这样一种感恩之心,在两个班之中,似乎在我的语文写作上也有泾渭分明,语言表达能力好的班级学生,家长也有较强的感恩之心,反之,亦然。这视乎也反映了灵一个领域的相关问题——家庭教育。
无论是这两颗小小的巧克力糖果,还是那一小束鲜花,又或者是班级家长和孩子们的那一大束鲜花,既是我节日最美好的礼物,也更应该是从古至今乃至将来所有时代教育上理应最灿烂的花朵——一束束人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