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

《千与千寻》 :在成长过程中变成了那头“猪”

2019-06-30  本文已影响5人  YuSee

时隔18年,《千与千寻》再次上映,很多人看后思绪万千。

有人说:“小时候看沉迷于奇幻的美景,不可思议的想像;现在看,看的都是现实的自己的眼泪”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对开头那段目睹亲生父母变成猪的情节记忆深刻,好好的吃饭怎么就变成猪了呢?这是少年时看千寻最大的疑问。

当我坐在电影院的荧幕前再次看到这一幕时,仿佛解开了少时的疑惑:贪婪会变成猪。

千寻的父母坚持“不管什么,反正先吃,现金还是信用卡付款随便他来”,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成了被套牢的待宰肥猪。

而这个情节讲述了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这个世界诱惑繁多,经受不住诱惑的人往往会迷失自我。

成年人生活法则:你得靠你自己

千寻为了救回父母不得不独自一人去到汤屋找解决父母的办法。

汤屋就像是小孩子闯入成年的一个梦。

这里有一条规定:“凡是没有工作的人,就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

小时候看汤屋是一个奇幻世界,工作以后却发现很多真实的影子。

千寻就像是每个人初入职场时的模样:

她笨手笨脚、慌慌张张,拜访汤婆婆不知道先敲门,需要前辈的提醒才会说感谢。

在汤屋,有威严无情的老板、有躲在窗边放空的人、还有默默干活的小煤灰。

汤屋有着一套成人世界的法则:

小千好心帮一个煤灰抬起沉重的煤球,结果所有的煤灰都撂挑子不干了,锅炉爷爷说:你不要因为一时高兴,就把别人的工作抢去做了。

钱婆婆也告诉千寻,“虽然我想帮你,但是以我的身份做不到,这是我们这儿的规矩,不管是你父母还是男朋友的事,都要靠你自己”。

千寻的原型,是宫崎骏认识的一个小女孩,宫崎骏曾说,他是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要让每个10岁的女孩看到自己。

她不是漂亮的可人儿,一开始娇惯而怯弱,但为了救出父母,她必须在汤屋获得“活下去的能力”。

“我叫荻野千寻。”

“你以后就叫小千吧。”

首先,她需要求汤婆婆获得一份工作,但前提是自愿放弃姓名。

在汤屋,没人记得自己的原名,每天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很多人最终都会忘了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你看,是否隐约看到成年后进入社会工作的自己?

“这个世界真的很现实,每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努力着,心甘情愿的成为金钱的奴隶,死心蹋地的付出。”

失去与拥有都是成长的名字

千寻的结局似乎是“圆满”的,她找回了名字,可以和爸妈一起回家。

而现在,很多观众都表示,自己最难忘的画面是:千寻和白龙说再见时,白龙停留在空中的一只手,他告诉千寻“绝对不要回头”。

千寻一脚踏入的成人世界是残酷的,父母被带走,所有的事情要自己扛。

但这个世界里同样有温情,一路冒险中,她遇到了很多善良的朋友:赈早见琥珀主、锅炉爷爷、钱婆婆、小玲……

钱婆婆送了她一个彩色头绳:这个护身符里,有大家一起纺的纱。

在千寻和家人返回隧道之前,她恍惚这一切是否发生过,想回头看看,但最终没有,这时马尾的头绳闪了闪光。

“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是一部刺激又奇幻的冒险之旅,沿途的人都是过客;

现在再看《千与千寻》,更像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人生,失去、寻找,也许未来再不能相见,这些相遇最后都变成成长的财富。

无关岁月年龄愿你找到心中光明

千寻在百般不情愿中,不得已被父母带入的这个神灵的世界,是否像极了离开校园不得不逐渐面对的成人社会的我们?

然后他们将这场灾难怪罪于千寻,因为是千寻最初将无脸男请进了汤屋。可是节制的欲望本是无害的,就像无脸男离开了汤屋后也会变得温顺。

——只有人类自己难填的欲壑才会酝酿出灾难。

《千与千寻》像是一个沧桑睿智的老人,在给孩子们缓缓道来的一个斑斓的寓言,

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成长,因为人生终归是一场旅程;

但也鼓励他们不要失去童真,永远都保留孩童般的心灵和眼光去感知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对金钱的诱惑,或是对权利的迷恋,或是一成不变的禁锢。

我们或许会有短暂的迷失,但希望你我永远不要忘记最初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找到心中的光明。

(本文来自猩事物公众号,为你分享美好新事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