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引导误区一:控制型父母和放任性父母,你是哪一种?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77人  86年的小米周

家长们普遍认为对付不乖的孩子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控制,也就是惩罚孩子。另外一种是反向的极端,放任,让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家里来回奔跑,并且不断尖叫吵闹,这让在打电话的妈妈不胜其烦,难以忍受这种噪音。

控制型的妈妈丢下电话,大声吼道:“都给我停下来,不许再跑了,立刻回房间,现在就回去,如果再继续,饭后就没有冰淇淋吃,绝对没有!”我们别忘了,孩子们其实没做什么危险的举动,不过是让妈妈的神经很难受而已。孩子们年纪小精力充沛,就喜欢跑闹,他们到底做错什么了呢?他们玩的正开心,当然不想被停止去回房间,取消冰淇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惩罚。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策略。

放任性妈妈则会唉声叹气,无奈的摇头,对电话那端的妈妈说:“哦,不过是孩子在吵闹,的确太吵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挂掉电话,最后任由孩子持续下去。

无论是控制型妈妈还是放任性妈妈,都不能教会孩子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这正是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的规矩。

我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供父母们参考,那就是利用情感引导和规定限度的方式来包容孩子的行为。对于例子中的这种状况,其实没必要施加惩罚,但也不应该任由孩子持续吵闹影响妈妈打电话。

情感引导型妈妈会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对孩子们说:“亲爱的宝贝们,你们的声音有点大了,而且跑的好快呀,看来今天心情不错嘛,妈妈也为你们开心哟,不过,可以请你们帮妈妈一个忙吗?可以帮妈妈把昨天新买的玩具重新装一下吗?妈妈觉得那个玩具特别好看,你们觉得呢?但是被你们拆散了,妈妈有点难过,你们自己先弄一下,安静下来让妈妈打完电话,然后妈妈跟你们一起拼好不好?中午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小区平台上一起跑着玩,好吗?”这种处理方法既有效果有很包容,妈妈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胁和惩罚。

控制性父母和放任型父母的处理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无法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些控制型或者强制性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压抑,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通常在少年时期,他们会毫不犹豫抓住并肆意利用。

相反,在“怎么都行”的放任型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则缺乏约束和规矩,而且没有群体归属感。这些孩子个性散漫,因为没有得到管教,所以不具备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依赖感,他们常常会感到恐惧,因为无法得到家庭关系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爸爸妈妈没能为他们建立一个正常的家庭结构关系。这会导致孩子跑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寻找归属感。同样在青少年时期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情感引导的目的是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父母们既要保持同情之心,也要规定限度。

只有这样,当青春期到来的时候,你的孩子会说:“玩游戏,我才不去呢,妈妈今晚给我做好吃的,所以我想回家!”如果孩子们不能从家里得到关爱和指导,他们会转向其他地方。

情感引导误区一:控制型父母和放任性父母,你是哪一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