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小语想法散文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2019-04-05  本文已影响18人  方致知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想来,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众多节日里最为矛盾的一个节日。

为什么说它矛盾呢?

      就是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祭奠逝去的亲人,自然是悲的;但是这个节日恰恰是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日子,所以人们祭奠完亲人就去踏青,欣赏新一轮生命的开始,它便又成了喜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清明节是“悲与喜”的矛盾结合,可我们也可以把它说成是“悲与喜”的融合,或者说它是“死与生”两大人生问题的融合。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我们中国文化都是讲融合的,阴阳互补、阴阳共生,这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理念。在面对人生的意义时,我们也在清明节这个节日里巧妙地把“生与死”融合在了一起。还记得杜牧那首诗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就很好地阐述了清明节生与死相融合的特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显然是描述了面对死亡的悲伤;“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可以解释为是悲伤后的借酒浇愁,又何尝不可以解释为生活的乐趣呢?喝个小酒本来就是很愉快的了,更何况这个酒馆还是在杏花深处,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生活画面啊!

      在杜牧这首诗里,死亡的悲伤与生活的乐趣结合在了一起,犹如清明节把生与死结合在了一起一样。

      清明节这个融合生死的节日,或许是中国人的智慧的体现。本来“生与死”是一对矛盾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国人更愿意把生与死放在一起考虑。在中国的哲学里,似乎理解了死的意义就明白了生的价值,而处理好了生也就不畏惧死。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孔子好像不怎么谈论“死”。季路问孔子关于“死”的事情,孔子就说:

“未知生,焉知死?”

      直接把季路给怼回去了。但是这样并不能就说孔子不关心“死”这个命题,因为他还说: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前边的“祭如在”解释为,祭祀逝去的祖先,犹如他就在跟前一样;后边的“祭神如神在”则是指,祭祀神仙就像真的有神存在一样。

“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为什么
对祭祀那么在意,要求必须
认认真真、恭恭敬敬呢?

      一方面,或许是他要通过仪式让人们有一种秩序感、规矩感,进而推广到整个社会的遵从礼制、讲究规矩。但是如果从个人的心理意义上来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一个让人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感受生命的厚重、促进心理健康的方式。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卡尔·荣格

      按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说法,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

其一是个体所知道的意识部分,比如你所知晓的各种规矩和知识等等。
其二是个人经历过但是忘记掉的心理部分,这叫个体无意识。
其三则是人类共有的来自于祖先遗传的集体的心理结构部分,也就是集体无意识部分。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由于人们在中年以前主要任务是培养自己的意识以适应社会,所以导致了大部分人习惯地只关注意识部分,而不关注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部分,这也就造成了心理各部分之间的矛盾、不统一,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和心理冲突。

怎么才能让心理各个部分统一起来,进而使自己减少心理矛盾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进行交流,意识关注和整合了无意识,心理趋于统一,心理问题因此也就会消除或减弱。

      孔子讲,“祭如在”,这是和自己的祖先、亲人的一种心理对话,同时也是跟自己无意识的一种对话。远古的祖先的经历成为了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跟远古祖先的对话,就等同于和自己的集体无意识的对话。而那些自己曾接触过的亲人的经历,则会成为自己个体无意识的部分,和他们的对话可以说就是与自己的个体无意识之间的对话。对于后者,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与个体无意识的对话,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过往情绪的一种梳理。在亲人的坟前痛哭一场,就是很好地宣泄积累的悲伤情绪。

      孔子还讲,“祭神如神在”。荣格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神性的存在,他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做自性(the Self)。

      自性:这是一种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的、促进我们人格整合的心理结构。当自性被唤醒的时候,我们内心会升腾起庄严、神圣、整合的感觉,会让人有一种生命的厚重感。

怎么激活这个心理结构呢?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用外在的神灵的象征物来激活。就像孔子说的一样,当我们认认真真地面对神的时候,会想象神的状态,这种想象就能够激活我们内心的自性,进而促进心理的和谐统一。

      所以说,祭祀的意义除了对逝去的先人们的追思与崇敬之外,最为重要的则是促进祭祀者自己内心世界的融合。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在祭祀时既是处理死亡的悲伤,更是促进生的和谐。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对于这句话,较为普遍的解释是,谨慎地对待人生命的结束,追怀先祖,民风就会归于淳厚。这句话和孔子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联系起来,也存在一种呼应关系。当我们能够庄重投入地祭祀祖先时,就能够和自己集体无意识建立联结,某种意义上是和整个人类的智慧建立联系,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恒久的人类整体的力量,内心也会变得庄严厚重起来。

      “祭如在”和“慎终追远”的意义还在于,它解决了我们人类三大问题之中的“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我们从哪里来呢?
我们从我们的祖先那里一路走来。

      每次祭祀,怀念先祖,细数祖先的事迹,我们就相当于重温了我们是如何从祖先那里一路走来的这个历程,就会增加我们内心的确定感。这或许也是考古工作的意义所在吧。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现代人追求高效率,视祭祀、祭祖之类的活动为繁文缛节而加以摒弃。这样我们似乎活得更有效率,但却往往会找不到活的意义,生命也因此而失去了厚重感。所以,借着清明节这样的一个节日,慢下来,怀念一下祖先和逝去的人,思考一下“死”的意义,进而更好的“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魏广东:慎终追远 厚待生命】
魏广东 本文作者
沙盘游戏疗法专家、分析心理学专家;
主要从事荣格分析心理学和沙盘游戏疗法研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