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想给大家分享在工作中遇到的“人生”感悟。
从校园走到工作岗位的这几年,我整个人改变了很多,有了许多感悟,今天和大家闲聊一二。
(一)
刚开始工作时,工作是我的唯一,领导交代做什么,我就马上做,加班加点地做,希望能高效高速完成后,获得领导的一句夸奖,希望事业能蒸蒸日上。
工作的第一年,领导说我需要成长,业务能力的成长、学历的提升。工作日我耗尽心思认真干活,休息时学英语、背政治、专业书一本本地啃,常常早上六点起,凌晨才睡。
但是,那时我是新手,没有师傅领进门,工作全靠自我摸索,耗时、耗力,不讨好。
工作日,有时我无法完成我的任务,我需要自行加班。
我也不会拒接同事的请求。
所以学业、工作我没平衡好,第一年考研失败、工作受挫。
心情低迷,身体虚弱,遇上疫情,我的免疫系统奔溃了,疾病缠身。
领导评价:这个年轻人不行。
(二)
我真的不行吗?
毕业时,我也是省级优秀毕业生。
参加志愿活动也能获得优秀志愿者。
工作实习,也获得了许多认可。
接下来的几年,我在自我怀疑与领导的不认可中崩溃。
这种无意义的内耗,使我常常怀疑我会丢掉这份工作;旁人鄙夷的眼光、亲戚的流言蜚语、父母的失望,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害怕走不过去这个槛儿,会走向灭亡。
我想主动离职,但我不敢。
(三)
因为岗位的变动,去年我换了一位领导。
我活了下来。
新领导年轻、善解人意,会认可下属的工作,关心下属的个人成长。
我开始轻松自然地开展我的工作,整个人变得鲜活。
有条不紊地工作、生活,一切步入了正轨。
等我走出工作的怪圈,我渐渐冷静下来思考了过去、总结了经验,规划了未来。
(四)
1.工作是必要的,不是唯一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人需要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能满足个人生存,补贴家庭的开支,有一定的积蓄,就很好。如果一份工作能成就个人发展,获得事业成功,那是工作的最优解;但是大多数的人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这不是因为个人的不努力,而是诸多因素造就的。作为社会人,我们在工作中创造价值,获得了薪资,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粒沙子的价值。
2.工作需要认真负责,但不能丢掉人生。我通过观察自己及身边的同事,有的工作在摆烂;有的在玩命般工作,恨不得一天20小时都在工作,忘掉了生活;当然也有极其能干的人,工作做好了,休息时都在精彩的过活,这类人是我想学习的。工作也是、学习也是,认真负责地对待,才能高效率完成,这样才不能耽搁正常的业余生活。上班就得认真,拿一份工钱就得负责。但大家一定要明白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不要沉迷于工作,花点时间丰富自己,寻找生活的乐趣。比如春天的周末去赏花、偶尔做做饭,跳跳舞、画画、约上三五好友喝茶聊天,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五)
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单一轨道,每一个打工人都应该有长远的视野,跳出办公室,站在山峰、坐在河边、躺在草地上,看日升日落,探索自我。
年龄不该是束缚,你可以选择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体验人生的多样性,生活并不需要追求无影的结果。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在每一个期待上,不是每走一步都能踏出正确的步调。
人有资格选择自己生长的方向,也有能力塑造个人的灵魂。
人生应该是旷野,不该是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