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不行
虚数的来历

上面这张图片好像有一个错误。这是什么意思?

10可以分成5+负15=负10   5+ -15=-10

5还是20可以分成5+15呢     5+15=20

虽然数学很难,正体现出人们认识的深入与进步。从生活中,我们获得了自然数,慢慢地我们知道了虚数,他打开的如同世界的另一面。

数学公式

2018-12-17 18:45:20

4

1) sin

英文:sine 音标[san]

中文近似读音:赛恩

(2) cos

英文:cossine 音标[ksan]

中文近似读音:寇赛恩

(3) tan

英文:tangent 音标[tændnt]

中文近似读音:泰金特(特,轻声)

(4) cot

英文:cotangent 音标['k'tændnt]

中文近似读音:寇泰金特(特,轻声)

(5) sec

英文:secant 音标['si:knt]

中文近似读音:si肯特(普通话发不出si音)

si:“丝诶”连读

(5) csc

英文:cosecant 音标['k'si:knt]

中文近似读音:寇si肯特(特,轻声)

扩展资料:

sine(正弦)一词始于阿拉伯人雷基奥蒙坦。他是十五世纪西欧数学界的领导人物,他于1464年完成的著作《论各种三角形》,1533年开始发行,这是一本纯三角学的书,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独立成为一门数学分科。

cosine(余弦)及cotangent(余切)为英国人根日尔首先使用,最早在1620年伦敦出版的他所著的《炮兵测量学》中出现。

secant(正割)及tangent(正切)为丹麦数学家托马斯·芬克首创,最早见于他的《圆几何学》一书中。

cosecant(余割)一词为锐梯卡斯所创。最早见于他1596年出版的《宫廷乐章》一书。

1626年,阿贝尔特·格洛德最早推出简写的三角符号:“sin”、“tan”、“sec”。1675年,英国人奥屈特最早推出余下的简写三角符号:“cos”、“cot”、“csc”。但直到1748年,经过数学家欧拉的引用后,才逐渐通用起来。

1949年至DK读高中,由于受前苏联教材的影响,我国数学书籍中“cot”改为“ctg”;“tan”改为“tg”,其余四个符号均未变。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市场上流行的进口函数计算器上有“tan”而无“tg”按键的缘故。

(以上资源来自网络,侵删。)

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

今天去图书馆刷新了我的认知,图书馆里有许多关于数理化的书,一些

数学公式

sin²x

类似的形式有点火公式

数学公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