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点赞54

2020-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秋月醉

……

公安局,三楼会议室。

当张扬一行人回到县城的时间就已经不早了,再加上把王斌送到张扬家又耽误了一点时间。所以,等他们返回局里的时候,会议室里其他人员早已经等了他们很久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不敢有什么怨言,王楠他们三人一走进来,整个会议室立刻变的静悄悄的。

谁让王楠是大队长呢!局长不在她的官最大。

“人都来齐了吗?”王楠坐到属于她的位置,环顾四周一圈,转头问坐在她身边的李副队。

李副队清点了一下人数,朝王楠点了点头。

“恩。”王楠清了一下嗓子,朗声道:“现在我们开一个案情讨论会。今天我和李副队以及张扬再次复勘了一遍现场,收获很大,发现了灭门案一直找不到的凶器,还有抓到了昨天命案的嫌疑人。物证已经送去检验,具体结果,还要等检验报告出来才清楚。”

王楠讲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看向法医老马,问道:“解剖结果出来没?和上次案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法医老马拿出一个笔记本,“我先说一下昨天的案子:尸体解剖确定的死亡时间是昨天早上7点钟左右,死者的致命伤在心脏部位,锐器伤,一击毙命。前几天的另一个案子作案工具是菜刀,能有可能就是你们今天带回来的那件,等检验结果出来就会有一个肯定的结论。另外,这两个案子的凶手肯定不是同一个人,作案手法完全不同。”

王楠听了法医老马的话,开口做了个总结,“在检验结果出来之前,先分析一下第一个案子的犯罪过程,今天我们在案发现场,再次发现了凶手的足迹,根据目击者指认,这个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昨天早上得被害人张四,而这个指认张四的目击者很有可能就是杀害张四的凶手,现在我们就这两个案子的细节展开讨论。李副队,你带个头。”

李副队站起来发言,“我想说上一次的灭门案,这个案子一直都是由我负责的,所以,对这个案子我比较熟悉,死者身上并没有抵抗伤口,嫌疑人很有可能是在死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时用刀砍向了死者的脖子。具体细节还是大家来说说吧!”

说到这里,李副队抬头看了一眼正在翻资料的法医老马,开口问道,“老马,你先说一下吧。”

“从案发现场内的血迹分布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王楠很配合地问了一句。

“通过血迹的分布,我基本上可以还原嫌疑人的整个作案经过。”老马顿了顿继续开口,“首先,我在案发现场的电表箱总开关上提取到了一处血迹,血量很大。”

“也就是说嫌疑人在杀害死者之后,曾触碰过死者家中的电源总开关?”听了这句话,张扬简直就是顿悟。

“对。”

“照这么说,嫌疑人是事先把死者家中的总电源关闭,等将死者杀害后,他又打开了总电源,所以才会在总开关上留下血迹?”

“没错。”

“那嫌疑人必须先一步到达死者家中做好准备,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嫌疑人一定是事先埋伏在死者家中!”

“应该是。”

“我在门口灯的开关上提取到了成年男性死者的新鲜指纹,所以当时的情况应该是,死者进屋抬手按动了门口的电灯开关,但是屋内的总电源被关闭,死者便穿着鞋,摸黑走向屋内查看,而此时,埋伏在屋内的嫌疑人趁其不备挥刀砍向了他的脖子。”老马推演了整个案发经过。

“可是在黑暗的情况下,嫌疑人怎么能下手如此迅速?”一名年轻刑警有些不解,提问一句。

“我明白了!虽然在暗室内,但是嫌疑人的眼睛能看得很清楚。”经过老马的提醒,张扬已经反应过来了。

“什么?不会吧?”那名刑警依旧没听明白。

“这是眼睛适应黑暗环境的一种现象,叫作暗适应。”

“暗适应?”

“这个还是我来解释吧。”老马对张扬抢他的风头有点不瞒,冷哼一声继续开口道,“人的视网膜有圆锥细胞和杆状细胞: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区,杆状细胞分布在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圆锥细胞只能感受强光刺激,而杆状细胞则对弱光敏感,也就是说,在夜晚或黑暗的环境下看东西,主要依靠杆状细胞。为什么杆状细胞有暗视觉功能呢?这是因为杆状细胞内含有感受弱光的物质——视紫红质,视紫红质由维生素A和视蛋白结合而成。在强光下,视紫红质分解。因此,从强光下突然进入暗处,圆锥细胞失去作用,杆状细胞需将分解的视紫红质重新合成,这个合成的过程就是暗适应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分钟时间。”

“嫌疑人提前进入室内并关掉总开关,他在黑暗的环境中已经完成了视紫红质的合成,所以他能看清楚屋内的情况。”那名刑警终于明白过来。

“对,屋内本来还有两个人,一个女人和一个6岁的小男孩,嫌疑人先一步将他们制服,等待男主人回家。所以,我们在另外两具尸体上发现被捆绑过的痕迹。我认为嫌疑人留着她们应该是为了钱,这是一起谋财害命的典型案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