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认知革命的倡导者

2020-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雪堂斋主

   

      布鲁纳是20世纪50年代认知革命的倡导者。他与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一起试图将“人的高级心理过程”重新纳入人类科学的研究轨道,并将“意义”、“意义的建构”确立为心理学的中心概念。由此,他曾对人类的文化心理、民族心理进行探讨,试图揭示人类特有的心理规律。

      在涉及教育问题的研究中,他在70年代研究的基础上,集中论述了文化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探索文化、预言、价值以及法律对人类智力成长的影响。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知识是由概念、命题、基本原理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组成的。这就是知识的结构。

      2、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即好奇心、进步的需要、自居作用以及同伴间的相互作用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该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知识的评价等环节。

      3、儿童认知发展的动作表征、图像表征与符号表征阶段;并且认为这些发展阶段不一定与年龄有关,而是受到各种因素尤其是文化、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4、由学生自身的认知需要以及内部动机启动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学习。布鲁纳由此提出了发现学习策略。

      5、在反思有关分析思维研究的基础上,布鲁纳注意到了以往被忽视的直觉思维形式。他提出,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应帮助儿童将科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分析思维与人文学者和艺术家的直觉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达到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互补。

      6、学习是一种认知和探索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思想开放,即能从多重观点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价值,同时又能对自己的观点和价值承担责任。

      总之,布鲁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在该过程中,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


      布鲁纳有关学习述假设,提供了一个一般框架:

      1、教学应重视使学生自愿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经验。

      2、教学必须是结构化的,按螺旋式的方式组织教材,以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教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外推,以弥补新旧知识之间的缝隙,即教学应帮助学生超越给定的信息。

      4、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原理,教师和学生应进行积极的对话(即苏格拉底式的教学)。


    此外,还应提及的是,建构主义与进化论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一错误”的方式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以某种方式去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