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丝绸路上
大巴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近处的油菜花海和小麦田参差错落,淡雅的黄和宁静的绿被切成一块块小蛋糕,随着门源的丘陵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山腰。有时“蛋糕”里会点缀些如黑白芝麻般的牦牛和山羊,一群群安闲地啃着地里的青草。灰色的山脊横亘天边,岗什卡山尖上还留存着皑皑白雪仿佛回族女孩头上神秘的白纱。
高原的大地广袤而圣洁,陈导说:“青海湖的沿线道路,有时会看到朝圣的藏民,他们会一直沿着去往布达拉宫的方向一步一叩地前进,可能穿的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内心却有着无比执着的信仰。”听完更是对脚下的这片大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心生敬佩。要知道这一路太艰辛,不仅要顶住头顶的烈日,还要接受狂风暴雨洗礼。
车行向北,一路上天高云低。白云一堆一堆,时刻变换着姿态。绿原被白云的影子遮住,一块是淡绿色,一块成墨绿色,天地就这样被自然用画笔泼墨成最辽远静谧的画卷。孩子说:“爸爸,我想在这里住四天。”言外之意,这地方太美,暂时就不回家了。
今天最为震撼的景色莫过于张掖七彩丹霞。从景区的观光车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的丹霞山地。山的主体成深红色,又被一道道的米白色和淡黄色分隔成蛋糕一样,慢慢叠加行成五彩的山峦。这山峦彼此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像张开怀抱相拥一般难分难舍。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乘坐直升机或是滑翔机从高空俯瞰姿态万千的丹霞美景,相信那感觉一生难忘。虽然我没选择翱翔蓝天,但这次的观光游览也足以让我今生不忘。
人们常说:“第一次见的景,尝的味,印象最深刻,往往后来再也没有那个味儿了。”相信大家吃火锅时,可能有这种感觉。连续吃几次同一家的火锅,也许再也没有第一次吃的时候好吃。这是我和家人第一次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我对妻说这是最好的地理课堂,课本的照片照的再真实,也不及现场看一眼,那种感觉是文字和图片表达不出来的,它非得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真真切切。也许下次来可能就没有这次震撼了,又或许再也没有机会旧地重游了,但我依旧执念于张掖丹霞的古往今来。
夜已深了,“呼呼”的声音透过窗户传进屋里,开始还以为是山底小河的潺潺水声,仔细一瞧,原来是风吹山石的声音,毕竟这声音没有溪水流淌的那样缠绵,多的是风过之后的呼啸。
妻儿已经熟睡,遥望着石头城窗外的北斗七星,又想起了家乡的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