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业研究和标杆研究
我认为行业研究部分的写作主要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明确行业研究的目的,紧扣客户最关心的内容以此作为核心;然后搜集行业资料,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上市公司年报,行业协会,统计局,各类学术论文,行业龙头公司的官网及新闻报告,百度搜索出来的报道还有来自和君和客户的资料;第三步对搜集出来的各种资料进行研读,并且摘录报告撰写可能会用到的管家数据和描述,注明数据来源;第四步是按照行业研究的逻辑维度逐步填充内容,我理解的行业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业规模及增长率情况、行业的区域分布、行业的分类、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典型公司介绍或者案例分析、行研小结及对客户的影响;最后对报告进行表现形式上的美化修
1.我本周的工作主要围绕行业研究来展开,我发现不同目的的行业研究分析维度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比如项目第一阶段作业设计的行业研究主要目的是详尽了解客户所在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的整体概况,发展趋势,对客户的主要启发。这样行业研究的颗粒度越细越好,最好涵盖客户所在行业所有影响要素,建立在这样详细的行业研究基础上,才能对客户的痛点有深入认识,提出的解决方案才可能切中要害。而项目建议书阶段的行业研究是粗略版,主要目的是对客户所在行业建立初步认识,对一些影响行业发展的重点要素进行摘要性的掌握即可。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出方向性的发展建议。
2.关于案例研究,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我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基础介绍3P+方向性解析2-3P。基础介绍包括公司简介(LOGO,成立时间,地点,业务,年限,上市与否,关联公司,投资背景等要素)1张+公司发展历程1张+公司财务数据1张。方向性解析则根据案例分析的目的,摘取标杆企业做的好的亮点部分着重讲解,同时提炼对客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行业研究主要的内容包括行业定义、边界、分类,宏观环境对行业的影响、中观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微观行业本身市场规模与增长率、市场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区域分布、标杆案例研究。资料搜集方面主要可以通过上市公司招股书和财报、行业协会和统计局数据、行业专家访谈、搜索引擎搜索、企业内部资料、和君历史资料等方式进行搜集。
1.加入和君半年以来,标杆案例算是写地最多的部分,前前后后写的案例有30几个。此次标杆研究有实质性进步,首先表现在写作的感觉,对于标杆案例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框架性的认识,基本维度包括公司简介、工商注册信息、发展历程、财务数据、商业模式、组织架构、股权结构、产品介绍等。根据能搜集到的实际资料进行编写。其次,案例写作应该有所侧重,思路上应当与客户实际需求进行结合,写的过程中应当考虑这些资料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如果自己判断都没有价值可言,就不用写了。
2.关于提高PPT写作效率的思考,逻辑优先,搜集资料与PPT写作同步操作。就是说,搜集资料的过程,一边建立对案例企业的认识,一边在将部分资料转化成PPT,不再先搜集一堆资料,再二次研读梳理思路然后再做PPT。这样在流程上至少快了一倍,也不给大脑加重负担。之所以能做到,关键是建立标杆研究的框架性认识,按照框架流程化作业。 其次,PPT写作大量的时间花在格式美化上和排版上,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建立1-2套常用的PPT模板,直接更换内容,会大大提升效率,还可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最后,在写作之前先找OA中有没有相关案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白手起家要快多了,适当更改和补充最新的案例信息。本次标研周四开始正式写作,我花3天时间写了10个案例,共计93页PPT。虽然只是初稿,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但是与我之前的作业效率相比,有很大提升。
1.之前王老师总告诉我,行研要做扎实,现在我明白了所谓行研扎实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建立符合行研最终目标的逻辑框架,第二层是在框架下尽可能多地填充内容。即,有思路,有逻辑,有页数,多角度,较美观。我最近在写商业保理行业研究的时候,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在操作技术上,我建立了以下几个认识。第一,写ppt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ppt的逻辑框架,即目录做出来。第二,按照逻辑框架去找素材,优先考虑ppt版本的相关文献,方便借用和更改第三,逐步建立自己找资料的途径,多方探索,逐步深入,提高效率。我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渠道。包括和君内部资料来源,各种文库,上市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协会,统计局,百度搜索等。
2.关于行业研究的作业框架,第一、行业概况,包括行业定义、边界、分类、功能、特点、监管政策;第二、商业模式,包括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业务流程、业务范围、风险、风险控制等 第三、发展现状,规模、增速、发展历史、海外历史、国内需求、竞争格局、区域分布等;第四、发展趋势;第五,典型企业介绍,按照标杆案例的格式进行写作。
1. 最近不止一次看到一个观点,主张系统化的知识才有力量,我非常认同。正如一棵树,必须先有根,再有枝干,最后才有树叶,否则一堆杂乱的树叶和枝干就只能叫做垃圾。这应用在行业研究中就是说必须先搭建系统性的认识框架,然后按照框架再仔细搜寻具体内容,不断发育出树叶,使得内容丰满。我发现这个过程是逐步累加递进的,第一次做只能找到一些零散资料,第二次对资料梳理以后进行第一轮填充,第三次又从不同的途径找到新的资料,第四次又对原有资料和架构进行对照,补充和完善。往往要往复6次,进行三轮修改完善才勉强拿地出比较像样的成果。但是,这依然不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会有新的资料产生,有新的变动。可以说行研的成果永远都有完善的空间,所以永不必自满。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成果,而在于是怎么做的,怎么建立的认识,搜集资料的途径,资料产生的途径及其准确性等,换句话说思路及方法论的价值大于具体成果,这是渔和鱼的区别。那么问题来了?框架是怎么搭建的?如何培养搭建框架的能力?我认为根源在于弄懂本质,知其所以然,着力点在于科学分类,丰富不同纬度,操作技巧在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牛人和前辈优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