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查理·芒格的人生开关
前几天听王烁的《30天认知训练营》,第一篇就是讲查理·芒格的人生开关。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开关再复习下,加深印象,希望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少犯错。
脑图.jpg以上20个开关都有阴阳两面,有的开关我们往往又太重视阳面而忽略了阴面。挑几个感悟最深的开关聊一下。
1. 激励
大到公司,小到个人,激励都会对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而有效的激励往往是能满足个人或组织利益的。对个人来说,利益往往体现在金钱上,金钱的激励比道德、感情的激励更有效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到年底老板给你说今年公司业绩不好,年终奖和涨薪都往后面放一放,可能一两次你还能接受,如果每次都找不同的理由搪塞,估计没人愿意留在这个公司。
笔者身边有个朋友就有类似经历,她在一家医药公司任职,这家医药公司曾经还准备过IPO两次,结果都没过会。出于好奇,拿了这家公司当年申请IPO时的年报来看,结果发现管理费用超低,甚至有出现负数的情况。一了解,果然,这家公司为了控制管理成本,冬天连空调都不开,不少人都自己带暖手宝。更有甚者,作为能直接给公司带来利润的销售人员,不仅转正前的薪酬低,试用期满后,提出希望涨薪200元的要求,竟然都被拒了。这样的公司自然是流水的兵,据我那位朋友统计,现在在公司任职的人员加入公司的平均时间不足6个月,最长的呆了一年,最短的就一天(除了总监)。
没有激励,这样的公司不会走多远。
2. 讨厌不确定性
这是一组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开关,可能源自于我们祖先狩猎时候讨厌猎物的不确定性。
股市是人性的试金石,当股价暴跌,一两次你可能还能承受,三次四次呢?本金骤减的压力,对自己判断的怀疑会让你急于想摆脱现状,回到确定性状态,不管这种“确定性”是损失的确定,还是收益的确定,都无所谓了,只要确定就行。有多少人在这次春节前的暴跌中为了这个“确定性”割肉离场呢?笔者入市也有几年了,至今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寻求这个“确定性”,在股市大跌之时,为了这个“确定性”,依然选择清半仓,而不是选择静观其变甚至加仓。反思起来,还是因为本金的压力和对自己当初选择的怀疑,使我急于想摆脱现状,回到确定状态。
事事无常,如果说这个宇宙真有什么是常的,那就是无常本身了。讨厌不确定性,喜欢一致性本身是无好坏之分的,重点在于当困惑、压力、怀疑到来时,我们是否能清醒意识到当下的行为是由什么导致的?是为了获得那份“确定性”,还是因为怀疑当初的选择?如果是前者,显然应该保持冷静,暂时远离记分牌;而如果是后者,显然应该在最初的选择上再多花时间和精力。
3. 喜欢一致性
这组开关跟上面的“讨厌不确定性”相辅相成。
我们总想着明天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因此我们才希望通过经验来预测明天。我们讨厌不确定性,喜欢一致性,我们发明“习惯”这种快捷方式来节约脑开销,确保我们前后行为的一致性。我们恨小人,但我们更恨伪君子,因为前者至少还能保持前后行为的一致性,而后者却违反人性。
关于一致性,很喜欢这个寓言:
猪养在圈里,关心自己的命运,不知道饲养员是什么态度,于是找了两块石头,白石头代表爱,黑石头代表不爱,各放一块到罐子里,意思是五五开。次日要是饲养员来为食,就再放一块白石头进去。
饲养员每天来喂,
猪每天放块白石头进去
......
......
......
猪的信心与日俱增。到第181天,猪推算出饲养员有爱的可能性高达181/182(99.45%)。猪终于放心。
第二天,猪出栏了。
想想这个寓言同样也适合市场中的“韭菜”,包括我自己。牛市时,猪都认为还会涨;熊市时,猪都以为还会跌。市场变脸的速度可能比翻书还快,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过度的追求前后一致性不仅会导致哲学悖论,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别想着明天会更好,明天可能会变差。
其实猪用错了概率,被养的天数和被杀的概率是高度相关的。
如果我是寓言里的那头猪,我会想办法尽快逃走,如果选择不逃走,我明天被杀的几率是50%;而如果选择逃走,我被抓回来的概率是50%,抓回来后被杀(或不被杀)的概率是50%50%=25%;我不被抓回来的概率是50%,在外面存活(或死亡)的概率是50%50%=25%。尽管死亡的概率都是50%,但被人捅死的概率已经下降到25%了。剩下的25%的死亡概率至少是不确定性的。
4. 过度自信,厌恶损失
股市上每天都在上演类似的事情,发现一只股票觉得很有价值,买入后发现股票不涨,卖掉后股票又疯涨,于是后悔当初的决定,等待时机再次上车,好不容易有机会上车了,结果一路狂泻。因为过度相信自己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力,并且以此依据来交易结果满仓踏空。试想,每一次你卖的时候都有一个买家跟你持不同看法,买家与卖家之间必有一方是错的,哪儿来的自信说我一定是对的呢?现实是我们不停的按照我们的判断交易,结果满仓踏空,手续费给了不少。
减少交易次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分析而不是交易。
厌恶损失就更常见了。假如你手里有两只股票,一只获利50%,一只损失50%,有一天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需要清仓一直股票,你会选择清仓获利的,还是清仓损失的呢?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清仓获利的,落地为安嘛,至于损失的,既然已经损失了,就丢在那里好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厌恶损失的直接表现。我们本能的想避免损失,尽管损失可能已经发生,但我们总愿意相信将来它一定会反弹。现实是这支已经损失的股票可能一直吞噬着我们的收益,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厌恶损失还有一种表现是,本来获利了50%,结果市场风云变幻,一天时间把我的获利吞噬一半,我感到非常痛苦,但想着明天应该会有反弹,结果明天继续下跌,吞噬了我的另一半收益,眼看本金不保,更有甚者,我还加了杠杆(借了债务),我真的不甘心啊,但没办法,我只能选择清仓,保住本金。市场重复着这样的套路一次又一次,很少人能战胜套路。其实当第一天吞噬一半获利时就应该清仓观望了,除非你对自己的决策深信不疑,但这又有可能陷入过度自信的深坑里。怎么破?如何克服人性?
解药
- 随时对照开关检查自己的决策是否是因为这些认知偏差导致的。
- 下判断做决定前,最好要有冷静期,避免冲动。
- 算概率,使用恰当的条件概率。
- 找对参照系。
- 与前后不一这件事和解,自相矛盾没什么了不起的。
- 永远直面真相,不管这有多么难。
上面是照搬别人的。其实对于投资,现在最有体会的是,对于基金,坚持无脑定投,并且是寻找历史较低点开始定投,安全边际是心态的基石;而对于股票,分析清楚公司,就是获利的开始。
查理·芒格的人生开关更多的是讲人性和我们的认知偏差,更像一本行为经济学。值得我们读N遍。里面的认知偏差可能有的相辅相成,有的可能又相互矛盾,如何能同时保持两种截然不同的开关而能正常行事,是为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