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熬的不是夜 是独处的自由
我的偶像奶茶曾在《我躺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为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会享受独处的自由。
奶茶坦言,她享受独处的自由,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也只有在泡澡的时候,才能享受独处,其他时间,哪怕在敷面膜,也得一边敷面膜,一边和孩子说话。
这不是奶茶一个人的心声,她说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难处。
我对奶茶的箴言从无免疫力,读完这本书,我甚至怀疑自己,我真的不够成熟吗?为什么我一直还没有独处的自由。
所以自从做了父母以后,伴之而随的我多了一个爱好,跑步。
因为我觉得,跑步可以让我享受独处的自由,一个人跑步,可以听着喜欢的音乐和有声读物,或者可以计划安排,或者可以思考人生,任自己的思维无边界触碰,任自己的思想在独处中自由。
爱好跑步固然很好,但跑步并不能帮我解决为人父母所面临的问题。
早餐,上学,上班,放学,陪伴,晚餐,绘本,哄睡,这是我们一天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如果这一切可以无缝衔接,那么恭喜我们自己,娃娃入睡后我们父母的自由时间就到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娃娃早上赖床,喊上几遍也不愿意起床,刷个牙三秒钟的速度,那个出门拖拉症,还没出门家里鸡飞狗跳。
在公司上班,被领导施压,被客户催促,各种不理解,惹得一身委屈牢骚回到家。
忙了一桌晚餐,娃娃挑食吃不上两口,想着各种花招让娃娃吃饭终是败下阵来。
讲了无数遍的绘本,娃娃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时还发出各种噪音,压抑着耐心恨不得给娃娃吃上安眠药。
等到入睡了,我们父母早已筋疲力尽,如果父母之间没有彼此指责那真的是最和谐的节拍了。
但事实总不能如愿。
娃睡了,父母之间也开战了,都忘了什么时候一起看过一部电影,还有什么时候一起好好说过话,又什么时候一起和孩子一起玩耍。
我们这一代当爸妈的,哪个不珍惜回家前的下车时间。
当爸的可以在车里先抽个烟,先思考一下如何面对孩子面对老婆,让大脑放空迎接新的挑战。
当妈的可以爬在方向盘上,闭目养神片刻,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该如何面对老公,面对家务。
下车前的那一片刻就是我们父母集体享受独处的美好时光。
稍纵即逝,这种时光因为短暂,所以格外珍惜。
格外珍惜的还有卫生间时光。
我们总有那么多次想要去卫生间,坐在马桶上的那一刻才如释重负,不管刚才有多焦头烂额,安静刷手机的感觉那才舒爽。
所以等到娃睡了,没有对方的唠叨了,全世界就安静了,真正的自由才得以实现。
可望望墙上的时钟,早已过了9点或者10点。
忙碌了一天,要不好好享受几个小时哪对得起自己,我们总是这么说。
尽管觉得自己很疲惫,觉得自己很累,但就是不想睡觉,我们要享受。
于是娃睡后的我们,追剧的追剧,刷手机的刷手机,聊天的聊天,躺在床上,倚在沙发上,眼睛闭起来了,呵欠连着打,就是不肯放下手机,不肯躺下来睡觉。
熬夜,成了我们当代父母的爱好。
熬夜,固然爱好,何其奢侈。
享受独处,享受自由,但做父母的我们有哪一刻又真的彻底自由呢?
内心总有千般责任,万种使命,我们就如同风筝,想要自由飞翔,但孩子就是手中紧握的那根线。
纵使我们自由傲游到哪个世界,何种空间,孩子的一声叫喊,我们甘心情愿地重回现实,面对孩子。
女儿半夜的一声:妈妈!就让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赶紧去看女儿,去晚了还不行,各种生气,每晚如此,从不间断,老母亲痛并快乐着。
但夜夜不能睡整觉是种折磨,当爸的也曾想缓解一下痛苦,抱着妈妈的衣服陪女儿一起睡,但坚持一两天就被女儿识破,因为她不仅只是闻,还要摸。又想法子睡在她脚底,让她感受到身边有一个妈妈,可惜这种小把戏也被识破。
老母亲无人替代。
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这般命。
认命不?NO。
熬夜,继续熬夜,来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重获我们独处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