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
通过闫学老师对于卓越儿童绘本阅读课程的教学与研发实施很受启发,现在做绘本教学已经三年时间,今晚很多绘本在平时教学中也是多次授课,听完闫老师多角度解析后还是对于绘本本身的理解不全面,以下针对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本身就如何针对学生实际开展绘本教学做了以下解析,针对绘本设计了三个问题和老师一起研讨: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话题一:《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最有趣的地方?在阅读中综合整个故事能否发现绘本潜藏的秘钥呢?
话题二:结合自己的孩子年龄阶段如何设计问题,如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呢?这本绘本最有意思的绘画布局有什么深意?.......(也可以‘以’自己所带班级年龄孩子为主)通过阅读如何借助思维导图设计话题,让阅读思路与目标更明确?
话题三:根据自己平时绘本教学,对这本绘本就如何更好的进行阅读引导,谈谈自己的见解。
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荣获加拿大克力斯堤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有节奏和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话题一:《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最有趣的地方?在阅读中综合整个故事能否发现绘本潜藏的秘钥呢?
A:其一,如何把旧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与用途,使得生活处处充满惊奇,就是这本绘本最有趣的地方。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小绘本大世界。其二,绘本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写实的图画所展示两种不同表达爱的方式,同步生活,十分的和谐。
B: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个绘本同时讲了两个故事,两个同样温馨和睦的家庭演绎着同样的亲情故事!
疑问:在阅读中综合整个故事能否发现绘本潜藏的秘钥呢?
1.爷爷在约翰心中永远是个魔法师,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爷爷一定有办法解决约瑟的难题。智慧的爷爷将爱通过对物料的一次次修剪、缝补传递给了约瑟,约瑟也随着这些用爱做出的物件快乐成长着。
2. 智慧的接力棒交到了孩子的手上;虽然最后纽扣不见了,但是,约瑟用这个为材料,写下了这个温暖的故事。
3. 一个绘本两个故事;书的上半部分是在讲约瑟一家的故事,下半部分则是在讲小老鼠一家的故事。通过上面图中爷爷修剪布料的动作,下面图中小老鼠一家在发生着变化。潜藏的秘钥就是在刚刚兴趣点上细化整体的结构与内涵,故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想考,更全面的理解绘本。
4.奇妙的结尾
纽扣掉了,故事还怎么写下去?结尾让故事绝处逢生,轻巧而充满诗意。读到最后一页,你才发现这个奇妙的故事其实已经在告别之前写出来了,让你读到了,于是结尾也是开头。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始和结尾就是这样前呼后应,相互连接,像画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圆,回味无穷地团团转着。
5.绘本教学后还编了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每当小老鼠家缺乏某个物件时,孩子们会编:“老鼠妈妈一定有办法”,然后老鼠妈妈会去捡废料布片。
6.通过约翰家的蓝色布料越来越少,而老鼠家的却越来越多这两条线的叙述,其实也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看似失去了,其实它也许是去别处发挥更大的作用去了,让我们懂得放下,适时舍弃。
7.记得我们在学校读书会的时候,讨论过这个绘本,当时一开始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有注意到小老鼠一家的,当他们发现后,觉得很惊奇!故事还可以这样讲!
8.也会觉得有趣的地方是这种爱的传承是需要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的,比如约瑟妹妹的毯子和约瑟的一模一样,将来也许也会发生很多故事,还有小老鼠一家。
那作者用小布局展示老鼠生活的在整个故事有什么用意呢?
A:有时候我们挖掘的很深,孩子们关注不了的,我把好多绘本都上了,多数的时候,孩子们的关注点都不在我们讨论的地方。二年级的孩子。
B:是主次关系么?而且我们会发展约瑟的毯子越来越小,小老鼠一家的布料却越来越多。
C:老鼠一家因为约瑟小毯子的变化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废物利用是不是其中的深意呢?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话题二:结合自己的孩子年龄阶段如何设计问题,如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呢?这本绘本最有意思的绘画布局有什么深意?.......(也可以‘以’自己所带班级年龄孩子为主)通过阅读如何借助思维导图设计话题,让阅读思路与目标更明确?
无论小约瑟的毯子或者衣服多么破旧,爷爷一定有办法把它变个样儿,继续陪伴在小约瑟身边。
更神奇的是,这本书还讲述了老鼠一家的故事。爷爷在加工这些“宝贝”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碎布片顺着阁楼的地板缝掉下去。老鼠一家利用这些碎布片做了许多好东西。
虽然在整幅画面上,小老鼠的故事只占了窄窄的一条儿空间,可是相比故事主干却毫不逊色呢!这一部分甚至更容易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不仅如此,这本书还以“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主线,向读者展现了两个家庭的发展、壮大。
小约瑟从小婴儿成长为一位翩翩少年,他还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整个家庭老少三代变成了六口之家;不仅如此,老鼠一家也迎来了第二波小老鼠的诞生。
疑问:小老鼠这部分是否可以作为主题的一个升华呢?
就像我们之前读书会设计的,以约瑟一家为主线,小老鼠一家可以单独一个课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自己去发挥想象,而且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小老鼠这部分中有一部分和约瑟这一部分是相互对应的。
话题二中我们要用好思维导图,在授课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这样孩子们会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几个方式可以对引导有所帮助。
约瑟一家,整个小镇,小老鼠一家,在这块蓝色布料所代表的爱的映衬下,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毯子成为一个象征,爱,就这样通过毯子传递下来。
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以任务为导向,去设计思维导图。
如:我眼中的爷爷?参观约瑟的家?三个楼层?勤劳的小老鼠?等等,我觉得思维导图对现在孩子来讲确实是个自我学习好的突破口。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话题三:根据自己平时绘本教学,对这本绘本就如何更好的进行阅读引导,谈谈自己的见解。
这个裁剪、缝制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远,故事反映的背景离宝贝的生活有点陌生,但是我们能透过绘本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比如时间的变化,场景的变化,视角的变化,还有人物神态的变化。生活在作者笔下是如此栩栩如生,细致入微。故事也从侧面告诉宝贝,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故事里的爷爷一样,多动脑筋,努力去想办法,找到新的思路去解决哦!还有就是,教会孩子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针对绘画延伸的话题很多:如
1.家长可以从改造毯子开始,问宝贝:如果是你,你会改造成什么东西呢?
2.让宝宝观察一下,小老鼠家从一开始到最后,增加了多少只?
3.让宝宝来讲讲每次爷爷修剪后剩余的物料都去了哪里?被用来制作成了什么?
最后在美术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色彩和构图,结束今天的分享:
绘本中主色调以暖色为主,也是一种温暖和能量的象征,色彩尤其独立的意义很有融合感情的联系,在犹太文化中,蓝色与白色是象征犹太人的颜色。由于这种特定的文化,因此我开始理解这个绘本中的“隐藏主人公”——贯穿全文的布料为何是蓝色的了。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仔细观察爷爷头上戴的“基帕”(一种犹太人戴的圆形小帽,以黑色和蓝色为主,体现犹太人对上帝的敬畏,男人戴基帕,女人则用头巾裹住头。如果不遮住头则是对上帝的不敬)也是蓝色的。
而房屋是以小麦黄为主,体现了乡村的一种祥和与质朴,这里又与作者创作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关。
在整个绘本的结构上有两层和三层,给人一种漫画叙事的感觉,虽然主题的视角点以人物为主,但不可忽略小布局大世界的作用。在这个犹太民间故事绘本中,其环境是以充满犹太风格的建筑为背景,其特点在于房屋间排列较为紧密。不仅房屋之间的排列十分的紧密,而且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住在楼上和楼下。在这样的环境布景当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和谐,渗透着一种浓浓的亲情。
这种楼上楼下的布局是否好似现在的人们居住生活的特种,最有意思的应该是最后一张图。
结构上还有一个空间的平衡性:“而不管是创造平衡,还是打破平衡,都会对图画的意义产生作用。举例来说,三个相关的角色构成一个稳固的正三角形,比之组成一个角朝下的倒三角形,创造的张力更小。所以这些都传达出稳定的信息,暗示着张力的释放。”
在上面的语段中,诺德曼通过观察绘本中人物及主要物品的位置特点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绘本中这一特点也有所体现,如下图的标记。正是这样稳定的人物站位,使得整个画面虽然纷繁但是并不显得凌乱,反而给人一种非常稳定的构图感。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故事本身应该传递:在这样一个短小的故事里,爷爷将一块布料变成了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这个过程每个部分都构成了一个章节一般,匀称而且有节奏。它的内部好像存在着一个节拍器。随着布料一点一点变小推动着故事进一步发展,直到最后布料制作的纽扣丢失了,再也不能利用这块布料了,最终爷爷的蓝色布料变成了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在故事当中传递给人们亲情的温暖,弘扬一种勤俭节约的品质。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