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徒互撕看出来的社会病
师徒之争背后的社会病
人们近两个月茶余饭后的话题不是王宝强离婚事件进展如何就是郭德纲和曹云金师徒互撕之事。咱就先聊聊现在炒得最热的互撕事件吧。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标志,也有它那个时代的明星。在京剧火热的年代,在那个梅兰芳、程砚秋的艺术时代,人们没听说过手机,不知道什么是网络。人们每天的生活是完成自己本分的工作后,晚上到茶楼看一出戏,欣赏眼前角儿的曼妙舞姿,悠扬的西皮二黄,兴致到了起身喝彩。那些明星、角儿呢?在演出过后,在家研究唱词间如何调整气息,让表演更加抑扬顿挫。平日在家专心钻研艺术,想着教徒,别断了这老祖宗的香火。这个时代的粉丝不是很关注明星的八卦事儿,只是爱那艺术,很简单。当然,当时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渠道流传出那么多明星的花边新闻。
现如今的明星呢?不敢说全部,很多都是在研究如何整容,如何省事儿的拍戏,如何赚钱,尤其在中国。做出了一身铠甲却不会作战,有什么用?演戏不专业,脸蛋那么漂亮,有什么用?观众花钱买票进了影院看电影,很多人选择的是好莱坞而不是你大陆电影,又为什么?现如今的中国,整个都是浮躁的,不踏实的。人关注的不是家门口的超市里的菜是不是涨价了,家里老人是不是该检查身体了,近日是不是该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了……关注的反而是,某明星离婚了,某明星跟谁打起来了。大家聊得不亦乐乎。我想问问如此热心的人们,谁家出点事儿跟咱有什么关系?危害到你了么?大把时间放在看手机上的八卦,恨不得一整天,咱得到什么了?
深呼吸一下,问问自己,如果没有点击量,没有上热搜,没有上排行榜,你会看么?不会。那别人的家事儿,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因为网络时代让很多人生了病。这病好像不太严重,消耗了精力,浪费了时间而已。有那些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季节更替,看看父母,毫无意义吗?
网络时代也成就了一批“人才”,各种各样的喷子。支持甲的,使劲骂乙,反之也成立。这满界面变成了战场,人类语言都不足以满足喷子们发泄情绪,什么脏骂什么,越能把对方说的气出脑溢血,越说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变得很密切,在现实却疏远的可怕。
社会的浮躁之症得治,如何治?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所有人都改变的话,网络时代也会是个美好的时代。各领域的明星们会潜心研究自己的专业,靠实力说话,人们也会欣赏到不浮夸的作品。人们会更关注自己的身边事,关注国家大事,把时间用在该用的地方。
一切设想我们都愿意相信它会实现,一切美好我们都希望它能达成,明天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