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35班--007不写就出局

莫名其妙的故事带来莫名其妙的想法

2018-06-17  本文已影响188人  潜龙小筑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你一生的故事》,书很简短也很奇妙,到现在我只记得两点,一是不同的语言带来不同的思维,这里的语言不仅是指种族间的语言,也指不同学科的语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也就有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说法,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多元思维了。

二是对光的折射的解释,一束光若是要从空气的某一点到达水中的某一点,它会在水中发生折射,原因是因为光在空气和水两个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便是因果论。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光改变了路径,发生折射。

可若是用决定论来看的话,又是另一种奇妙的解释。假设一束光就是取一条耗时最短的路线,那么这束光要如何才能选择出这条最快的路?那么这束光必须在它出发前便知晓了所有的路线所花时间,然后选择出耗时最短的一条。光之所以改变路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到达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这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表现。

01
那么这个决定论是什么鬼?它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事件在因果律的作用下会导致未来的事件,假如我们知道了宇宙当中某一给定时刻的一切,就可以推算出宇宙的未来状态,像这样的宇宙就是决定论的宇宙。

虽然决定论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牛顿让它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形成了一种“钟表宇宙观”。假如我们知道一切粒子的位置、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那么一切都会像钟表部件那样有序运行。假设有某种超级智能能够计算未来,那么包括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的大脑活动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个钟表宇宙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钟表宇宙观后来被爱因斯坦的成果取代了,但决定论却走的更远了。

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认为空间并不仅仅是事件发生的三维舞台,时间也不是独立流逝的宇宙钟表,时空是相互纠缠的四维空间,由此推出来块状宇宙的概念。

但因为四维空间想象不出来,我们姑且想象一下我们的宇宙空间不是三维的,而是二维的,没有深度的一张薄片,把这张薄片在时间轴上从左向右推进。那么在任意给定的时间,薄片左边就是过去,右边就是未来,薄片上面的某一个点就是此时此地。

意思就是在爱因斯坦看来,未来是和过去是并存的,假如你能像上帝一样摆脱这个宇宙的时空结构,就能看到时空结构的整体存在。时间的流逝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未来不仅已经确定了,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未来,只不过身处在宇宙之内的我们看不到这一点罢了,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三体》中的光锥之内即命运。

02
那么人的命运是不是也被注定了?

从传统的命理角度,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就相当于他的基因,可以通过出生时辰算出一个人大概的性格运势以及吉凶祸福,许多人可能觉得神奇,但算命其实是个技术活,把生辰八字排开,按套路寻找之间的联系变化,结果就显而易见。

当然,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大致有以下三点:
1.认为算命的形成是来源于大数据的统计,同一时辰出身的人那么多,不会应验到每个人,只是大概率的事件,对于个体是随机的。

2.命理师算了命之后,给了一些警示或者提点,让被测者避过了灾祸,那之前的命就发生了改变,也就没有注定这一说。

3.认为算命不可能算准每件事,只是一个模糊的判断,持续地模糊判断最终结果肯定偏差很大,因此不能说命中注定。

很多人想改变命运,但命运无所谓改或不改,命运只能跳出,跳出当然会看的清楚,但何谓跳出命运?

一位修行的朋友说,当你面对一切人事环境都不动心的时候,当你不思考行善也不思考作恶的时候,当你真正具有了独立于外界环境之外的自由意志的时候。这种境界绝非单靠行善能够达到,当然行善也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古人给出了一种方法叫做至诚,《中庸》里面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简单讲就是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纯净、对外界的希求和欲望越来越淡薄、摆脱世间种种概念和归类的束缚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接近天人合一的这个理的状态,这时候万事万物的起始、发展和结果就能被你逐渐看得透彻明白,大体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03
命运的讨论就这样了,之前的对宿命的质疑其实也代表了决定论遇见的挑战。

1和2对应的是量子力学中的概率和不确定性,很多人因此认为决定论就要破产,然而从宏观上来看,决定论依然存在。就拿光的折射来说,光其实有无数种路可以走,甚至可以先去月球再回来,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走的这条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路线?因为这条路稳定,而其他的都已经被相互抵消。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一条大概率的路,那么走的人少的呢,那是不是就成了少有人走的路?最小作用量原理表示,为了实现决定论,大概率小概率两手都要抓。

3对应的是以蝴蝶效应为代表的混沌理论,按照蝴蝶效应的说法,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遵循决定论的宇宙里,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利用这些规则来预测未来,因为我们无法以无限精确的精度来确知事物的起始状态,只要初始状态有一点不同,那结果就是天差地别。这种不可预测对决定论来说是个打击,但却无法证伪。

那来说说一些关于决定论的总结吧。
1.首先,尽管量子层面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会在宏观层面上遭到抵消,因此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决定论宇宙当中。

2.我们是否生活在决定论宇宙当中并无所谓。就算未来已经确定,我们也不可能在实践当中知晓未来,因为我们存在于时空内部,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无法从外部精确地得知整个宇宙的未来。

3.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不可能足够精确地得知某个时刻宇宙当中所有粒子的位置与运动情况,因此也就无法预测未来。这一点为我们带来了自由意志的幻觉。

04
如果相信决定论,就不得不对是否存在自由意志表示怀疑。

你可能觉得这是在扯淡,你现在可以做出任何选择和决定,怎么能说没有自由意志?

那必须要问个问题,你是否足够了解你的大脑和行为,是基因的作用?是无意识的作用?是环境的影响?不妨读读《助推》、《思考 快与慢》、《超越智商》等书,看看是否能了解识别其中的陷阱。

当然,你的确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但不能选择你的选择。比如说有一个小实验,请在心里想象一个城市的名字,全世界任何城市都可以随便选择,但是在这过程中密切关注自己做选择的过程,选定之后再分析整个过程。当然,我不会通过进行暗示诱导,也不会刻意联系。

首先我们要排除所有你没听说过所以也就不能选的城市。这里面肯定没有自由。还有很多城市你很熟悉,但是就是没想到,比方说你刚才很可能没想到莫斯科。你完全清楚它的存在,但是出于某种原因,这个回路就是没有开启。那么你拥有选择你没想到的城市的自由吗?

你可能想还到了好几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纽约。然后你又想,我喜欢上海,不过还是选北京吧。这种想法正是自由意志理念的动力。你自由地在两个或多个对象之间进行了选择,并且没有受到外来胁迫。但是如果更深入地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选择。你为什么要选择北京呢?你可能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例如北京是国家首都,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很多都是胡扯,从切断左右脑联系的实验中就可以看出,人的胡诌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几乎做不到在事后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

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人类心智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绝大多数心智活动都是物理活动的结果。

现在脆弱的心智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你真的确定你有自由意志?因为做运营,知道没什么是不能运营的,在别人想法设法地吸引你打动你的同时,你一边要保持敏锐的感受识别他们的套路,另一边还要学习并借鉴,简单来说就是运营与反运营,套路与反套路的过程,自由意志早不知去哪儿了。

即使万古如长夜,但走一步路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看见灯的那一刻,既欣喜又失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