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50元就能解决的事情,为何花了200元?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倾洒的卡布

劳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马路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我骑着自行车穿梭于行人和电动车之间,即使在如此混乱的交通环境中,我仍然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公民。在自行车专用停放区停好车后,当我一只脚踏下马路沿的时候,忽然感觉脚踝被东西撞了一下,一阵疼痛伴随而来,扭头一看,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小伙,衣着普通,戴着眼镜,用惊慌的眼神望着我。

脚踝处隐隐作痛,挽下袜边,发现流血了。心里想着:这样的事故,赔偿费用至少要包括:医疗费和误工费。看他这个样子,估计也不富裕,就不跟他多要钱了,就50元吧,自己去买些药涂一下。

“给我50元,就算了…”

“不行,报警吧!”

我心说:“我出于同理心,就跟你要50元。你都不同意。如果我坏点,故意跟你要赔偿,误工费加医疗费1000元都不止。”

于是,我报警了。

在他看到我报警后,忽然变得慌张不知所措起来。对我说:“500元,我真给不了,200元还能接受。”

“我从来没说要你给500元,我只说要50元…”

之后,警察来到现场,最终小伙支付了200元医药费。

——————

本来50元就能解决的事情,为何最终花了200元?

答案是:心理预期

心理学家廷克波在1928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一个,然后用挡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让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结果猴子总是能够选择那个有香蕉的容器,取出香蕉大口吃起来。第二次,实验者在猴子面前放入香蕉,又在挡板后把香蕉取出来,放上猴子最不爱吃的莴苣叶子,再让猴子进行选择。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后,显出惊讶的表情,拒吃莴苣叶子,并四处寻找香蕉。

“猴子的沮丧”,其实揭示了动物和人类共有的一个行为特质:

行为本身不是受他的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所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的支配

这个实验还让我们知道:人们会基于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一个事件,“解读”出的信息不是客观真实的,而是符合他们对类似事件以往的认知。心理预期,不但决定着下一步的行动,而且影响着未来的行为模式。

一方面,预期会改变对事件的判定,直接影响行为。对于一些事情,人们的体验,往往取决于对这些事件预先的想法——所“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思维自编自导的电影;所“听到”的内容,往往是自己脑海中浮想出来的内容。就像这个小事故,肇事者在“听”我提出赔偿的金额时,他脑海中浮现的数额是基于以前的一些经历,也许之前遇到这种情况,对方都是提出比50元更高的数额,导致他在听到“5”这个数字时,马上想到的是500元,而不是50元或是5元。从而影响了他的行为以及造成本可避免的后果——支付比我提出还要多的金额作为赔偿。

另一方面,预期也会对我们的心态产生影响,决定未来的行为模式。当预期与实际的发生的事件相符时,就能够强化人们想做或者持续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当预期结果与行为结果一致的时候,人们会觉得满足和高兴,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产生新的期望,在新的期望结果的支配下,产生新的期望行动,从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种拥有自信的情况下,即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够有效地调整良好的自我状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实现预期。教师的预期效应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会造成长期的潜在的影响。可以说,心理预期效应对教育学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只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学生,不要因为他们的背景、性格等个人因素,而对学生有所偏见。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预期目标,给予鼓励和支持,就如同在学生前进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一个小太阳,不仅为他们导引正确的方向,还能给学生提供温暖的呵护,激励学生积极乐观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