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克己复礼”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批判“克己复礼”,那时不懂什么叫克己复礼。
长大后,知道克己复礼的意思是克制自己,恢复周礼,这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梦想。当时认为,孔子所做的事情,就是刻舟求剑,时代不同了,仍然想用过去的制度来规范今天的言行,所以注定失败。
春秋时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宋襄公带领军队迎战强大的楚军,敌人渡河一半,不打;等敌人快过完河,还是不打;敌人已经过完河,尚未列好队,仍然不打。这样的将领傻吗?太傻了!宋襄公是傻子吗?难道他不懂兵贵神速,打敌人措手不及必能取胜的道理?不是,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是一位有才智的君主。他这样做不是傻,是遵守周礼。即使打不过,也要光明正大地打,不能趁人不备,损害仁义。最后是“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
什么是周礼?
《礼记·明堂位》记载:“周朝初年,“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诸侯朝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乐是周公制定的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规章制度。
周礼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礼的内容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
为什么提出克己复礼?
社会发展到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候群雄纷,大国纷纷发动兼并和争霸的战争,社会动荡不安,秩序一片混乱,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期望各国君主通过实施仁政,恢复正常的秩序。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国君采纳。
直到汉代出现了董仲舒,孔子的思想才得到发扬。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其他学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的统治体系。
“克己复礼”的出处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翻译就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遵守礼的规定,就是仁。一旦能做到约束自己,遵守礼的规定,天下人就会用仁来称赞他。修仁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修行途径,历代大儒对此都有详尽的注释,最有影响力当属朱熹。他这样注释,克:“胜也”,克制的意思。己:“身之私欲也”,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复:“反也”,恢复的意思。礼:即周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认为礼是天理之自然,礼治秩序有着天理的依据,是天理的必然要求。
克己复礼的核心是“仁”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在反思周礼的基础上,从礼乐规范中探寻和揭示内在精神实质,以及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高于具体礼乐规范的“仁”的思想体系,并将其作为礼乐的理论基础,使礼乐由政治上层的外在规定,变为包括为政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自觉追求,由此创立儒家学说,成为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
“仁”,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这些思想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别人友爱。
“克己复礼”是德治的重要内容
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是中华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最早倡导 “以德治国”, 他在 《论语·为政篇》里多次提到了关于“德”这个核心思想,认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官员,只有自己先提高品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教化民众,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德治思想对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以德治国仍然是我国倡导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不仅能净化社会不良风气,也能提升法治水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