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买房聊起
亲爱的儿子:
这封信是我虚心接受你的意见,写文章不能太散,集中一点讲清楚就好,清楚就是指逻辑要清晰。我试着将上封信提到的“要不要在上海买房”讲清楚,同时参考了吴军老师的文章《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
我在扬州的朋友,绝大多数表达过一个观点:儿女若决定在上海工作,这房子怎么能买得起,还不如回扬州工作。而我在上海打拼并成功的两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表示:房子有什么好担心的,努力工作就可。
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假如一对名牌大学生毕业留在北上广工作,家庭年收入50万元,扣除个人得所部和生活花销,剩下20万算是很不错了,在北上广买一处普通商品房需要1000万元,那么存20年才够付首付。
这时年轻人不禁焦虑起来,就算有父母帮忙,几年下来凑了首付买下房子,将来恐怕也养不起孩子。这时候就开始省吃俭用,连带父母们一起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样想这样做的人也还真不少。更多的人干脆就放弃这种压力,回到家乡小城安逸生活。
吴军老师对此的看法是:这些人听上去很励志,实际很心酸。主要问题是这对年轻人路走错了,背后原因是看问题的方向完全错了。
吴军老师打了个比方,世界上有两种比赛,一种是比绝对成绩,比如长跑,3000米的成绩是15分钟,一年后进步到14分钟,这种比赛硬拼成绩,大部分人如果想跑进10分钟,就很不容易。另一种比赛是比相对成绩,比如羽毛球赛,只要打赢你的对手就行,这时候大家拼的就是消耗,每个球的回合特别多,谁出现失误了,就要输掉当前的球,谁体力不支,就要输掉比赛。刚开始打羽毛球的人都喜欢进攻,因为那样好看过瘾,但有经历的球手就喜欢调动对手,让对手失误。
我们的学习生活就是一个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比赛,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关注“赢”,只需要“不输”。等对手体力不支,自动弃权,你就赢了。比如北上广的高房价,就会吓跑一大批对手。
用这样的心态看待上海房价,就不会被吓跑。我们不需要盯着自己的工资单,而是确保自己的收入在上海这个城市里,贡献和收入成为前20%的人。同样,我们也不需要看自己的成绩在全省、全市排名多少,只要确保名次在本班的前20%。当然个人绝对值会随着班级不同而起伏的。
成为这前20%难不难,其实也不难。这点你有体会,进入前10名,再想前进一名就需要付出非常多,也要牺牲很多个人时间。不过从30名进入20名,相对轻松多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自主完成,错题及时订正,完全可以搞定前20%。
为什么只要你前20%,而不是前10名,那样不是分数更高。事实上很多老师和家长就对学生们这么讲,高中要好好读书,力争高考高分,上一个好大学就有前途了。很多学生也确实努力,而且为了分数,牺牲了很多生活乐趣、技能。
我和别的妈妈不一样,并不要求你考一个了不起的大学。
你们象是一群在马拉松比赛中一开始就咬牙百米冲刺跑步的人,他们的姿势可能难看无比,权且算他们都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有着自己的梦想,等到工作后,能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恐怕一半都不到。
有些学生面试不通过,才想起应该训练下表达能力,工作时发现简单的任务都无法妥当完成,才想到过去应该重视自我管理和时间安排,业余之时想为朋友展示下个人魅力,才想到钢琴早已蒙尘,当别人博古通今时,才想起过往读的“闲”书太少。
这时候生活压力来了,因为太穷,所以整天为生存而奔忙和劳碌,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凑首付还房贷。长此以往,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事情。当同龄人超越过去,他们仍茫然无知,不明白那些人是如何完成的,自己只能继续以难看的姿势向前跑,力量用了很多,但跑的并不快。实在跑不动了,就寄希望于下一代,这些人也就是退出比赛的人。(附:老妈我到现在仍然觉得学习路上信心百度,工作生活上将有光芒万丈,哈哈。)
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将来是否可能拥有财富。贫穷的思维是造成贫穷的真正原因。现在你住校,相对来说每天至少要省下一小时时间,可以用来自主复习、洗衣服、打招宿舍和看书、跑步。现在如何分配时间,就决定了你以后跑步姿势是否难看。时间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当然,你也可以保持着前20%,多下来的时间放在发呆、打游戏、QQ聊天等等。哎呦喂,要是这样的话,我感觉是捧着金饭碗还要去讨饭,太可惜啦。你周围的同龄人接触这些的人并不多,这是你的优势,我相信你才不会白白浪费。
很多时候我们是习惯性犯错误,比如忍不住要玩游戏,比如认真学习几天后想要放纵一下自己。虽然自制力是个专门的问题,不过有个小窍门,就是将每天有限的自制力分配给最重要的事。
爱你,祝你新的生活一切顺利!
爱你的妈妈
2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