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想法

死也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游离币圈

电影来自生活,亦真亦假。

对电影里的角色,以传统价值判断,不论好人坏人,都能给予同理心的理解。

但对其中一个角色,却最讨厌。

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徐峥和黄渤两个人被陪酒女的姘头和兄弟堵在宾馆边上,其中“我尼玛”闹的最欢。他也因此荣膺我心目中最讨厌角色。

生活中,不缺这类人,举着“正义”的旗帜,看谁不顺眼,就举起棍子乱抡,表面上是在维护正义,其实,他们心中最缺正义。

他们才不会为了道理,为了亲情,为了友情,做出哪怕一点点的牺牲。

得势的时候,他们是旗手,是助燃剂,是出头鸟。他们会如狼似虎,把他们认为的敌人或者利益冲突者,都扑咬一遍。哪怕跟他们无关,他们也要假装正义乱管一通,遇树没事也要踢三下。

失势的时候,他们就是缩头乌龟,就是丧家犬,就是一堆烂泥,你叫他趴着,他不敢立着,任你打骂,毫无节操。

这种人,大部分都过得不错,他们权衡利弊,他们精于算计,他们蝇营狗苟。

朋友的前妻找了一堆社会人,去他家讨债。之前婚姻持续状态下,夫妻两共同欠了不少钱,现在离婚,有些债主追着前妻要。前妻说,被逼无奈,只能来找朋友“商量”。

朋友漫不经心诉说着,过程很狗血,家里被翻的跟业余强盗来过似的,一地鸡毛。但有一个人让他特别想弄她。前妻的姨,一个瘦的风一吹都会站不稳的泼辣女人,也跟“我尼玛”一样,上窜下跳,整场都是她的戏,那些人高马大的社会人在边上当看客,朋友和前妻仅仅是死跑龙套,朋友只需要配合被掌掴,被踹裆,被揪发。而他的前妻,需要自己哭,把小孩弄哭。哦,他们把孩子也带去,听说这样比较容易要到钱。

最后,朋友凑了点钱,他们也觉得还行,至少没走空趟,理念跟贼差不多。但前妻写收据时,死活要扣掉五千,那是给她姨的车费报销和“劳务费”。

后来朋友选择避开这些人,走之前,他跟我说,其实都能理解他们的做法。正如《圣经》说的,神啊,请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前妻的姨,他依然想弄她。

我没办法劝他乐观点,平和点,健忘点。

“革文”结束好些年,我才来到这世上。懂事后,知道一些那历史支离破碎的片段。老一代人的口述,会比历史书来的真实残酷。

有位老人家跟我谈起那段历史,那时候的人简单到只有两种角色:批斗和被批斗。角色转换也很快,有时候白天刚意气风发批斗别人,晚上就被人从被窝揪出来惨绝人寰批斗。

那您当时是属于哪种角色?

他黯然。

我很理解,在一个集体癔症的年代,独善其身有多难,付出代价要多大,承受压力有多重,与其这样,和光同尘,与时舒卷,错了吗?

我也一直拷问自己,如果身处那段历史,我会是什么样的人?

刚开始很纠结是非对错,后来我明白,不断问这个问题,并不是非要找到答案,而是想用这个问题,提醒自己,别成为那种人。

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像“我尼玛”这样的人少点,那场浩荡闹剧会不会早点结束?社会损失会不会少点?受伤死去的人会不会少点?

感谢时代的进步,至少让我们远离全民癫狂。

活在世上,万一碰到像电影《心花路放》的情景,我希望,那时的我能保持理性,告诉自己,别闹!

我不想成为“我尼玛”那种人,死也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