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这样被养"坏"的,现在觉察,也是一种改变的开始。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新的梦想

早上起来,儿子看完了喜欢看的动画片,爷爷奶奶担心孩子的眼睛,希望能带着孩子到楼下去跑一会,一来放松,二来休息眼睛,还能得到运动。

于是,在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玩着乐高小兵时,奶奶说了:咱们楼下去玩玩,比赛谁跑到那个小道的终点行不?

孩子表示:我想玩乐高。

继续说服:你早上起来都看了一个小时动画片了(实则两集,共40分钟左右),这样下去眼睛就坏了。

孩子继续表示:我想玩乐高,也能放松眼睛。

继续说服: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怎么说也都是这样,根本就不能商量事情。

孩子思考一会,很为难的说:好吧,出去吧。

第一句:家长希望跟孩子沟通,孩子回应了自己当下的需要后,家长忽视,继续坚持说自己的想法。

影响:孩子会觉得,好烦,我的需要难道被看到都不能吗?好吧,也许我的需要不重要。

第二句:正向说达不到目的,于是开始负向说后果,同时,表达了这样的后果和指责。

影响:我不同意你的建议,你就说我之前做的事情的行为后果,可是,你却用这种背后透露着要求的方式,在实施你的控制,好吧,这种控制,难道我不能违背吗?要么跟父母的对抗,要么很难受跟自己别扭。

第三句:家长没办法了,开始软刀子加激将法。

其实,还是家长继续在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想法,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

影响:你到底是跑步二十分钟重要,还是跟孩子的亲子关系重要?孩子试着放下自己,却一直没有被看到,孩子就习得了放下自己的模式。

出来后,小区里又碰到一个家庭。

1:家长指着孩子说,你这么这么没礼貌,没看到这边还有人吗?要打招呼?

2:孩子骑着自行车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3:家长继续说:你就说这样,看看,脚下的水看不到吗?往这里走呀!!同时,表情里感觉面对的是一个招惹自己很生气的坏孩子。

4:旁边的老人不好意思了,说,没关系,这孩子好帅气。

5:家长说:帅有什么用?很倔的。

转头面向孩子:快到,动呀!!

孩子整个过程一句话也没说,我所感受到的就是:孩子已经学会了默默对抗,无力反驳了。

情商总结:

1:父母以为我今天对你好一点,给你买好吃的,给你买很贵的玩具,给你买很漂亮的衣服,我就是爱你。但我们却发现,那些家庭并不是富裕到什么程度的人,更懂得感恩。

2:作为父母,我们特别擅长任性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且丝毫不给孩子留自我疗愈的空间。要么有的孩子选择了放下自我,要么有的孩子选择了默认如此的人生,就这样吧。

3:而更有甚者,不去思考我要如何去面对这样的人生。而是,人生即是如此,难道还有别样的人生吗?

当然,我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懂得孩子的家庭,就算有些伤害存在,依然有人为了保驾护航,增加"抗氧化"的力量。

可是,其他的那个孩子呢?谁能伸出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