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之体会
2017-07-24 本文已影响33人
敬恒教练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旁白:
“爸爸负责训练和饮食,村民负责说三道四”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对话:
妈妈担心如果受伤了怎么办?
爸爸说那就治好她。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就是:如何激发女儿们的内在动力投入到成为摔跤手?

关键事件出现之前:
女儿们的训练经历从因为害怕爸爸而被迫锻炼,第二阶段想办法偷懒,第三阶段到几乎要放弃,这个过程一直处在爸爸要姐妹俩锻炼,要姐妹俩完成爸爸的梦想,而不是女儿们自己要。

关键事件出现:
姐妹俩参加了一个14岁好朋友的婚礼,姐妹俩向小新娘吐槽自己的坏爸爸多么冷酷无情,自己多么不幸被逼参加训练,心爱的长发也被剪成小子头,严格的饮食控制……然而小新娘却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爸爸把姐妹俩从无休止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会在14岁时就被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从此开始生孩子操持家务,而让姐妹俩可以成为自己,而爸爸自己去承受世俗的偏见和议论。这番话之后,姐妹俩的行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关键事件之后:
姐妹俩主动积极地开始训练,连跑步的样子都从以前的沉重脚步变成了轻盈的步伐。

说明:
一个人思想转变了,行为随之而变。

意义:
对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和带团队的人来说,从观察对方的行为入手,不断去建立信任,不断去鼓动,唤醒内在的使命感价值感,从而产生外在行为上的改变!
我知道这很难,难就难在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方式方法。
基本思路是从管理手段入手用领导力的方式去激发去引领,从而不断螺旋上升。团队协作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参加我组织的FDT(团队协作五大障碍)读书会,我们一起探讨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