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村民们,大侠教授凌一农喊你种双孢菇啦!
“一片绿油油的菌草,一间简陋的砖瓦房,一位头发泛白,皮肤黑黄,头顶草帽的老头带着一名敦实的徒弟在草田中劳作……”
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凌一农教授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他的形象与我认知范围内的科研专家有所出入。科研专家不应该是在实验室内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认真做研发的洁净学者气质嘛?怎么会是像这样被扔在荒野沙漠抄蹶头吃土吹风晒太阳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把陶渊明笔下的这首《归田》用在凌一农教授身上,凌一农教授在我眼里是一位隐匿于人民中的大侠,他身上的“我将无我,负责到底”的侠骨柔情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也正在凝结的专家领袖精神。
在剧中,凌一农教授从来都是朴素的。作为帮扶计划中的专家代表,他不辞劳苦坐绿皮车长途跋涉,路上遭遇小偷盗走科研资料;为了早日试验出可以适应当地气候,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的菌草长期在沙漠风餐露宿;面对陈县长不符合科研规律的双孢菇推广,严苛斥责并加紧研发,科学授道;研制双孢菇基肥配方时,不嫌大粪臭气熏天的味道,抄着铁锨翻粪倒料……“务实求真,科学严谨,不慕虚名,专注道业”是凌一农教授给我们这个时代立下的学者榜样,各行各业,只要你是专家、学者或者想成为专家、学者,你就一定要有走出办公室、实验室,敢于深入农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勇气,要在最广大的人群中接受实践的检验,要通过历练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一个科研人员仅像上述凌一农教授那样做到了精于专业,那他还单单只能称为专家,要从专家晋升为大国工匠还需要凌一农教授身上的那份侠骨柔情的担当。按理说凌教授是被派来研究菌草的,只用专注研究菌草就可以了,以任何理由拒绝陈县长要求其教村民养双孢菇的请求都是情有可原的。按理说,就算他最终答应了教村民养双孢菇开始理论教学也就可以了,但他偏偏还要带队亲自上阵,包教包会,一包到底。按理说,教会村民养双孢菇就可以了,能不能卖的出去真的都跟他关系不大了,但他偏偏因为学生提出这个说辞大发雷霆,批评学生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说菇民任何的难处都是他们要无条件解决的大事。按理说,他四处奔走帮菇民找到销路就已经是无上功德了,他没必要非为了给菇民信心再贴钱带货了,但他硬是编着谎话让妻子给他汇款贴钱给村民。按理说,他一个教授应该是克己复礼,清高斯文的,但他偏偏因为当地双孢菇贩子低价收购菇民双孢菇行为跟他们近身肉搏,大打出手!按理说”“按理说”,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用太多“按理说”的自我束缚当做打退堂鼓的借口,却总是忘了“按理说”的“理”从来都不靠说,靠的是做。但看前路,无问东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凌一农教授身上的大侠担当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2019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回信时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回信不仅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时代呼唤,更吹响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角,近几年,我们看到许多的专家教授深入农村,为农民开设农业课堂,讲授种植知识,广大农民正随着时代的步伐经历历史变迁式的成长,农村集体合作式的播种,施肥,浇灌,收果,集体加工销售等新型一条龙农业承包方式活跃在我们的身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激情正在我们的时代燃烧,我们期望更多像凌一农教授那样的专家能带领中国最广大的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一起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
最后,我想借由凌一农教授的故事弱弱的向许许多多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们喊一句:亲,回来跟凌教授一起种双孢菇吧!大有叔替你确认过了,真的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