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当我遇见一个人
这两天读书群里共读的是《当我遇见一个人》。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作者对育儿方向心理学范围的研究心得。本书的作者李雪,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并有自己的诊所,书中收录了众多来访者的案例,其间也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了案例的一部分。
读书笔记:当我遇见一个人本书在豆瓣上评分不低。
但在评论区有人提出很多疑问,认为书中观点过于强调放任和无理由的爱,因为作者自己就有这方面的遭遇,所以不够客观;还有人认为一点都不好,都读不下去。
两天的共读,群里的小伙伴共同看完了前两章。我看的时候也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疑惑,觉得作者过于强调无条件的爱,是因为自己儿时的遭遇。
好在书中也有一些比较客观的论点,还有一些实例做支撑,会引人深思。
现在看来,虽不是育儿方面最好的书,却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在的。
以下是我认为不错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1、父母不停的焦虑着孩子跟自己预想中的不一样,为了避免焦虑,于是采用各种手段“修理”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象去表现。可孩子是另一个独立的生命,不一样才是常态。
很多父母每天说无数遍“小心!危险!”,孩子持续感受到父母的焦虑担心,于是会把外部世界不熟悉的东西都视为危险有敌意的,从而变的胆小,并会压抑自己探索外部世界的动力。
2、如果母亲自身得到的爱比较少,心灵的感应能力就会变弱。
3、特别宅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曾经的欲求不被看到,从而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再无法和人产生交集共振,成为一个不再惹麻烦、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在人群中如同一座孤岛。
4、养育孩子,是疗愈自己,让自己成长的最佳机会。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成长,孩子也继续陷入了痛苦的轮回。
5、因为信任,所以安心等待
为什么大家上公交车都争先恐后,坐飞机却不会抢?因为大家坐飞机一人一票,肯定有自己的座位。能做到延迟满足自己的孩子,恰恰是童年时期,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的。
6、限制是伪造的爱。
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要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限制孩子,这不是爱。孩子什么时候吃饭穿衣,这些是孩子自己的事,请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正的爱永远不嫌多。
对本书,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