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钟文龙健康之家

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痛风临床治疗方案

文/钟文龙,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百家号:珍惜每一天每一秒。

一.痛风患者的临床体检项目。

1.X线检查。

体检结果:X线片出现凿孔样缺损。

判定为:类风湿关节炎。

体检结果:可见软骨呈线状钙化或关节旁钙化。

判断为:假性痛风。

2.血尿酸检查:诊断痛风的主要实验依据

① 体检结果: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umol/L(7.0mg/dl)、绝经前女性  >350 umol/L(5.8mg/d)。血尿酸增高。为高尿酸血症。

判断为:痛风。

②体检结果:中老年男性如出现特征性关节炎表现、尿路  结石或肾绞痛发作,伴有高尿酸血症应考虑痛风。

③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证实为尿酸盐结晶  可做出诊断。

3.CT或MRI扫描可以明确诊断确诊痛风。

4.显微镜检查。检查结果为双折光针形尿酸盐结晶,可以确诊为急性痛风关节炎期。

5.尿液酸碱度(pH)

①干化学试带法pH  5.0~7.0

②测试结果  pH降低

初步判断为:痛风。

二.痛风的分类

1.无症状期。持续高尿酸血症,但无疼痛症状。

2.急性关节期,清晨剧痛。可伴高尿酸血症。

(受寒,劳累,饮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引起痛风。)

(外伤,感染,手术引起痛风)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可伴关节肿痛,僵硬,畸形。

4.肾脏病变

①痛风性肾病。

②尿酸性肾结石病。

三.痛风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目的:

①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

②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

③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四.痛风的西药治疗

(只建议患者在医院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文本只提供参考)

1.高尿酸血症的治 

目的是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

①.排尿酸药  常用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 probenecid,羧苯磺胺)。

②.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 allopurinol)

③.碱性药物碳酸氢钠。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迅速给秋水仙碱,越早用药疗效越好。

秋水仙碱( colchicine)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①吲哚美辛;②双氯芬酸;③布洛芬;④罗非昔布。

糖皮质激素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秋水仙碱和非体抗炎药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短程治疗。如泼尼松。

3.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处理

治疗目的是维持血尿酸正常水平(见高尿酸血症治疗),较大痛风石或经皮溃破者可手术剔除。

4.其他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应积极行降压、降脂、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

五.痛风的中药治疗。

(只建议患者在医院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文本只提供参考)

①方一:橘皮 (主治痛风湿热症)

用量:3~9克。

用法:橘皮煮烂去渣取汁,顿服。

②方二:竹沥 (主治痛风湿热症)

主治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病症。

用法:竹沥(是取新鲜的竹子取竹竿:参照下图)把竹竿劈开,用火烤流出的浓汁饮服。

③方三:当归、熟地黄、丹参(主治痛风外虚症)

用法用量:当归5克,熟地黄10克,丹参5克。煎服。

④方四:芥子加醋 (外治用于涂抹痛风疼痛部位)

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

用法用量:芥子9克,加醋泡3天。外涂抹疼痛部位。

六.痛风的预防

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等)的大量摄入:每天饮水  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等;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