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24 《诗经》,你为谁而歌?(1)
文/杜豆豆
1
2011年,我在人民大学研修美学课程,喜欢逛学校的书店。在书店里,我曾买过一套丛书,是国外谈写作的。
丛书的英文是“ Creative Writing”,国内译为“创意写作”,这大概是我最早在国内看到的关于国外创作课程的系列丛书。
我也正是从这套丛书里,接触了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分法,称为“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
但是,对这种分法,我一直心存质疑:倘若文学创作脱离了现实,完全虚构而成,它生命力的根基在哪里?
读《诗经》时,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诗经》作品,内容相当广泛。那一首首诗歌,如一轴巨幅画卷,一点一点地展开,让你经历了西周到春秋500年间,先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穿透时光,你都能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听到那些动人心弦的歌唱,嗅到彼时的花香,触摸到古人或婉约或激昂的情感。
真情,不能是虚构的空中楼阁,唯有现实,才能让生命绽放永久的魅力。
《诗经》:穿越时光遇见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引用大舜的话“诗言志,歌永言”,并解释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就是说,诗歌创作是要通过文辞来表达情志的。
“诗者,持人情性。”“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诗,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人有七情,一旦受到了外来事物的激发,就会产生感念。心有所感,发为吟咏,诗歌应当是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
《诗经》,也正是因了这种浓厚的生活气息,独具魅力,被后人赞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的。
生命力,不是天边的一片云,而是你脑子里的那片云,只有它,才是独特的。
就像《小王子》里的玫瑰花。
世上玫瑰千万朵,只有自己用心浇灌过、爱惜过的那朵,才是最美的。
《诗经》,你为谁而歌?
《诗经》,你为谁而歌?2
为祖先、为历史,《诗经》唱出了祭祖的颂歌。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吁,厥声载路。”(选自《诗经·大雅·生民》)
《生民》是写始祖后稷的神异诞生和他对农业的贡献的一首史诗。上面这段摘录,是写后稷出生时的神奇经历的:
“是谁生下第一代周人,姜嫄就是那位母亲。且说周人怎样降生?有一天姜嫄行禋祭,因为无儿求上帝。她踩着上帝的脚拇指印,心里欢喜。就在那里停下来休息。她怀孕了,不敢大意。后来生了孩子,那就是后稷。
姜嫄怀足了十月胎,头生子像只小羊滑下来。不破也不裂,无灾又无害。这些事情显得多奇怪。莫非上帝不愉快,我的祭祀他不爱。教我有儿不敢养,白白生下来。
把他扔在胡同里,牛羊一起来喂乳;把他扔在树林里,恰巧有人来砍树;把他扔在寒冰里上,鸟儿展翅将他护。鸟儿飞去了,后稷哇哇哭。哭声又长又洪亮,大路上听得蛮清楚。”( 余冠英《诗经译注》)
后稷:再难也要忍,谁让我是神人之子呢?《诗经》用歌的语言,讲述了姜嫄履帝迹生子的神话。后稷的诞生,也顿时充满了感天而生的神话色彩,就连种种磨难,都渲染出了纯真童年的气质,惹人爱怜。
这段摘录,是前三章,后面五章还描述了后稷懂耕作,育五谷,创祀典的丰功伟绩,周人始祖后稷的形象和一生的事迹也就生动地立在了我们眼前。
这样的祭祖颂歌,大多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了殷周时期敬天祭祖的情形。
3
为农耕,《诗经》唱出了劳作之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选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这里的摘录是前三章,逼真地展现了贵族和农夫们生活的悬殊。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正月里修耒头,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汤送饭上垄边。田官老爷露笑脸。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春天里好太阳,黄莺儿叫得忙。姑娘们拿起高筐筐,走在小路上,去采养蚕桑。春天里太阳慢悠悠,白蒿子采得够。姑娘们心里正发愁,怕被公子带了走。
七月火星向西沉,八月苇秆好收成。三月里修桑条,拿起斧和斨,太长的枝儿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里伯劳还在嚷,八月里绩麻更要忙。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朱红色儿更漂亮,得给那公子做衣裳。”( 余冠英《诗经译注》)
下辈子,我也想当贵族......据推测,《七月》应该是经过多人多年,将流传社会上的农谣等集合后,改编成作品的,既有劳作者的苦歌,也有不劳者的吟哦。
劳作者们种田、养蚕、纺织、染缯、酿酒、打猎、凿冰、修筑宫室,自己无衣无食,“吃苦菜,烧恶木,住陋室,严冬时节,填地洞,熏老鼠,塞窗隙,涂门缝,以御寒风”(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供贵族们吃喝玩乐、尽享荣华。
全诗虽然是生活的平铺直叙,但言辞的哀怨,内心的苦闷,溢于言表,纵使千百年后的我们,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