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金:从皇后到皇太后,陪嫁丫鬟也有春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3240/90abe7e1021de46a.jpeg)
宋福金,江夏人,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
她以陪嫁丫鬟的身份成为李昪的继室,王妃,皇后。
她生下元宗李璟,李昪病逝后,李璟继位,她成为皇太后,却不肯临朝听政。
945年,她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01
唐朝末年,群雄纷纷割据一方,战乱频发。
李昪出身低微,六岁那年,父亲李荣在战乱中不知所踪,不久母亲刘氏也病死,李昪开始在濠州一带流浪。
895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攻打濠州,遇见了李昪,看他很是机灵,将其收为养子。
不过,杨行密儿子众多,容不下李昪。杨行密将李昪交由部下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正是徐温将徐知诰领上了追逐权力的道路。
徐知诰天资聪颖,文武双全,杨行密常称赞道:“徐知诰是个俊杰,众将的儿子中没人比得上他。”
当然,杨行密想不到的是,正是他口中的这个俊杰夺了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南吴政权。
徐温一路追随杨行密,在淮南地区割据一方,杨行密成为吴王。
905年,杨行密病死,儿子杨渥成为淮南节度使,以及弘农王。
908年,张颢和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权,后来又将杨渥杀掉,拥立其弟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和弘农郡王,接着徐温又杀掉张颢。
徐温完全控制了南吴朝政。
徐温是看着徐知诰长大的,对他很了解,毕竟不是亲父子,徐温对他难免有些忌惮,不管去哪,都将徐知诰带在身边任职。
912年,徐知诰因功升任升州刺史。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而得到民众赞誉。
在升州任职期间,徐温给他物色了一门亲事。
原升州刺史王戎的女儿尚待字闺中。
徐温挑的儿媳妇,徐知诰自然没有意见。
定下亲事以后,王戎一家就开始着手准备。
王氏性格懦弱无主见。王戎选了宋福金做陪嫁丫鬟。
一来宋福金和王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二来宋福金进退有度,王氏嫁过去之后好有她帮趁着。
宋福金祖籍江夏,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是宋韫,在宋福金幼年时,父母死于战乱。
宋福金流落到升州,王戎见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般大,又聪明伶俐,就把她带回家,做了女儿王氏的丫鬟。
说是丫鬟,不如说是玩伴,两人以姐妹相称。
此番王氏出嫁,哪能不带上宋福金。
很快,徐知诰就迎娶了王氏。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3240/d8ea1c1c210576a0.jpg)
02
徐知诰对这桩婚姻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
他对王氏倒还不错。
只是过了一年有余,王氏始终怀不上孕。
虽然徐知诰没说什么,但是王氏很着急,当她还没出嫁的时候,母亲就教过她一些事情。
姐妹共侍一夫的事情她可以接受,况且她也不忍心让宋福金一直做丫鬟。
她同宋福金和徐知诰两边都通了气。
其实宋福金和徐知诰早已是郎有情妾有意,只是不曾迈出那一步。
在王氏的撮合下,宋福金成了徐知诰的妾室。
宋福金出身书香世家,端庄大气,进退有度,尽心服侍徐知诰和王氏,孝顺公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宋福金在916年生下徐知诰的长子徐景通。母凭子贵,她在徐家的地位水涨船高。
但她并不骄纵,待王氏仍然谦恭有礼。
王氏一直身体羸弱,动不动就生病,又加上一直没有子嗣,难免忧虑过重,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这时候的宋福金已经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徐知诰并没有再娶妻,而是将宋福金扶为正室。
宋福金将家里的一切事宜处理的很妥当,免除了徐知诰的后顾之忧。
917年,徐温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让长子徐知训留在广陵辅理朝政。
但徐知诰并不想去润州,倒想去宣州,遭到了徐温的拒绝。
徐知诰知道徐温忌惮自己,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暗中盯紧广陵那边的局势。
一年后,徐知训因为一个歌姬被大将朱瑾杀死,徐知诰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从润州赶赴广陵,抢先平定乱局。
任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徐知诰开始慢慢脱离徐温的掌控。
920年,杨隆演病死,徐温拥立傀儡杨溥继位吴王。
徐知诰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后又成为奉化军节度使。
眼看着徐知诰不受控制,927年,年老的徐温决定派次子徐知询到广陵代替徐知诰的职位。
可惜晚了一步,没等一切定下来,徐温就去世了。徐知询接任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
开始和徐知诰争权。
徐知询哪里是徐知诰的对手,很快就被褫夺了兵权。
徐知诰完全控制了朝政。
03
935年,徐知诰成为管辖十州的齐王,宋福金成为王妃。不久徐知诰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隐隐有称帝的意图。
第二年,杨溥被迫退位,徐知诰建立齐国。宋福金为皇后。
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继位之初,李昪休养生息,不起战事,废除旧习,选拔能人,重视士人,改革赋税,发展农桑。
南唐国内一派新气象。
李昪不是一个迷恋女色之人,实际上后宫妃嫔很少。
宋福金贵为一国之母,气度不凡,她见进宫一段时间的种时光始终得不到李昪的宠幸。于是亲自撮合李昪和种时光。
种时光身上年轻的气息吸引了李昪,于是李昪很宠爱种时光,有时候甚至忽略了宋福金。
但宋福金并不嫉妒,她已经年老色衰,不能时时服侍李昪。
很快,种时光生下了李昪的幼子。一下子更加有恃无恐。
李昪但也不计较,只要不牵扯朝政,都由她去。宋福金也不在意。
只是宋福金没想到的是,有次李昪见到李璟弹琴,大声呵斥他,种时光竟趁机说自己的儿子比李璟强,要知道那时候景逷不过四五岁的光景。
李昪才知道她有这样的野心,大怒,斥下殿,除去簪饰,幽于别宫。
数月后,令其出家为尼。
宋福金一直不曾为她求情。实际上宋福金后悔提携了她。竟如此不懂感恩。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3240/ea1783d3ae9e423d.jpg)
宋福金在李昪心中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她没什么好担心的。
她担心的倒是李昪的身体。
李昪称帝的时候已经年近五十。还没有好好享受权力巅峰的乐趣,就要考虑身后事了。
李昪不甘心,于是他开始找道士给他炼制丹药,就算不能长生不老,好歹也能延长个十年二十年的生命。
宋福金知道后一直劝他不要再吃,毕竟古人吃丹药的例子很多,哪有什么好结果。
但李昪不听啊,万一好事就让自己碰到了呢?
04
长期吃丹药损伤了他的身体,连带他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经常莫名其妙就训斥大臣,宋福金只得在一旁劝解,让李昪消气,让大臣免受责罚。
李昪向来很听宋福金的话,知道她都是为了他好。
有时候李昪服用丹药不省人事的时候,大臣们就乞求宋福金处理政事,她本来不愿意这样做,但儿子们尚年幼,做不得主。
她只能亲自处理政事,这倒让大臣发现了她的政治才能。
943年,李昪因服用丹药中毒,不久病情恶化去世,留下遗命让齐王李璟监国。
不久,李璟即位,宋福金被尊为皇太后。
李璟整日只会写诗填词,根本不懂治国之道。
于是,宰相中书侍郎孙晟有意想拥宋福金临朝听政。
宋福金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自古后宫不得干政,她一直谨记这点。
况且她久居深宫,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没有参过军,打过仗,哪能处理军国大事。
况且李璟已经27岁,并不年弱。
从此她深居后宫,将国家放心交给李璟,绝不干涉朝政。
945年,宋福金病逝。
走完了她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