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老太太其人(一、过往)

2023-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儒媛

邹老太太是我姥姥,大名邹淑云,黑龙江巴彦人士。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人,她的名字是文雅好听的。不过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她不怎么识字。还是后来上了扫盲班,才有了一些文化。不过她爱学习,虽然学问不多,但看到电视上节目最后的职员表,还是想尽力念下来。

姥姥并不属于典型的旧时代家庭妇女,没有单单仰仗丈夫一人赚钱养家。十几岁开始,她就在大兴安岭的林场工作了。林场里的壮汉们曾经捕杀过一只狗熊。那时候还没有保护动物一说,大家都在林场住,捕杀了这黑瞎子,也有点武松打虎式的为民除害意味。那熊体长一米八左右,爪子又厚又大,估计一掌下去就能把人拍死。胆子大的就去喝那熊瞎子的血,姥姥胆子小,一直在一边看着,连肉都没敢吃。

原以为她林场的工作不会有什么痕迹。没想到前两年妈妈她们给姥姥收拾屋子,竟然翻出来了一张姥姥年轻时获得的奖状,颁奖单位就是那个林场。我们问,这个奖状是每个人都有吗?邹老太太有点小自豪:“那哪能呢?只有一部分人才有。”

后来她又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就是在哈尔滨国际旅行社当服务员。那个时候,哈尔滨国际旅行社是一个蛮好的单位,接待的都是外宾(几乎都是俄罗斯人),因此对服务员的外形条件要求也高一些。这也足以见得,姥姥年轻时还是有些美貌的。

刚工作的员工要先去厨房帮忙满一年,之后会分配自己固定服务的包厢。姥姥在那里工作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她也有点遗憾。虽然厨房的工作稍微辛苦一些,但是不缺吃的。不过这都没有服务包厢来得好。据说能服务自己的包厢后,里面客人吃剩下的食物都归服务员个人。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有的吃就不错,哪管是不是剩下的。更何况,包厢里的客人几乎都是外宾,旅行社会提供更金贵的食物——水果。但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们对提供的水果似乎兴趣不大。这些原封不动的水果、剩下的美味菜肴,全部都是那个年代的高级货。

我问过姥姥为什么从那么好的单位离开。她说,因为太姥姥担心大姨姥(姥姥的大姐)一家人在包头太孤单,没有亲戚照应。加上包头很多兵工厂那个时候正在建设期,有很多招工的机会。太姥姥想让姥姥来包头工作,这样姐妹两个可以互相照应。于是,我们家的邹老太太,那个时候还是邹大姑娘,就从白山黑水来到了茫茫戈壁。

大姨姥家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姥姥的到来,给她减轻了很多压力。帮她看孩子,浇园子,和免费的保姆无二。有了妹妹的帮忙,大姨姥身上的家务减轻很多。但她却忘了给妹妹张罗工作,让邹大姑娘错过了好几次招工机会。邹大姑娘觉得一直当家庭妇女也不是回事,于是心一横,拿着自己的积蓄,扯了回东北的车票。

后来,经大姨姥的婆婆介绍,邹大姑娘认识了崔姓小伙子。小伙子外形条件不错,不但长得帅,身高也可以。外貌协会资深会员邹大姑娘就和这个帅气的小伙子结了秦晋之好,崔姓小伙子就成了我姥爷。姥爷退伍之后进了包头市的二机厂,虽然经历了回乡等一系列事情,但是兜兜转转,二人还是在包头安了家。夫妻俩靠着第二机械制造厂的工作获得的微薄收入,拉扯大了五个子女。攒钱给他们成家,帮他们看孩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是也算安安稳稳。后来,姥爷在六十多岁就生病走了,剩下姥姥一个人。她独居了将近二十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