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素材搭建框架撰写大纲
主讲:李砍柴
(基础班课程复盘)
有时候,你平时的阅读也是素材收集的一种方式。
在平时阅读里,会发现很多选题。你在确定一个选题的基础上,再开始按照这个选题方向去搜集素材的时候,会发现更好的选题。
在素材收集这一环节,你下的功夫越大,后面过程越轻松;
非常敷衍、非常含糊,你最后写东西的时候就非常卡顿,最后写出来的东西,可能根本就呈现不出来你自己独立的东西,那可能就是一个拼凑文,这个是我们最不提倡的。
灵感与素材是相辅相成的。
当你积累了大量素材的情况下,灵感自然而然就迸发而出,如果说你灵感不够的情况下,也是依靠大量素材的积累,然后,才能够在不依靠灵感创作的情况下,也能把这篇文章完成的很好。
其实,新媒体文章,很多时候是不用依赖于这种灵感创作出来的。
如果你的写作完全依靠灵感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一个专业的撰稿人。
专业撰稿人,是在你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依旧能写出非常高质量的文章。
我们写作,不能过多地依赖灵感,而是把素材这个最基本的东西做到(做好)。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拿到选题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很懵的状态,那说明你的素材没有吃透,当你对这个素材真正吃透的情况下,你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地就会冒出来啊。
当你没看到很多素材,突然之间有一个想法,或者说,找到一个一堆乱麻的线头儿,可能就是这个文章的一个切入点,可能就是你最终的框架结构的一个主线。
我们写文章很多时候就是从一堆乱麻,也就是对很多素材里边找到一个线头,最终引出你整个文章主线。
你不要试图说把所有的乱码都把它清理干净、清理的非常清楚,这个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把书读厚,然后,再把书读薄的过程,
就是说,你大量的素材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可能最终选择一个你觉得最适合的、最好的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引出你整个文章的一条主线,这个时候,你拉出来一条主线,就相当于把书读薄了。
这个时候,你所有的写作框架,都要围绕着这个素材的主线去写,其他时候其他素材可能就要抛到一边去了,不能围绕这个主线去佐证这条主线、去论证这条主线的素材,都是无用的素材,但是,前期搜集整理好,必须有这样一个读厚再到读薄的过程。
如果你的素材没有让你形成一个思路,那就意味着你没有看透素材。
如果你的素材不能让你的思路变得清晰,那是因为你还没从素材的一堆乱麻里找到那个让你眼前一亮的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