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应不应该读鲁迅?
作为改革,教改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人群进行各种各样的议论。作为经历过这一轮教改的亲身经历者,我要给这轮教改点个赞!至少作为语文学习者来说,教改可以让学生们踏踏实实的坐在书桌旁,舒舒服服的打开名著,不再做痛苦的精读,而是做生命中一次自然的邂逅。
当我还是一个初中生时,我也曾经像余华先生一样喜欢过,又讨厌过鲁迅。喜欢,是因为从字里行间中发现鲁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讨厌,则是因为跟他既不在一个时代,又不是一个年龄,却又在出题人的要求下“权威理解”他的思想。老师们面对试卷往往也只能照本宣科。最可怜之处在于宣的“科”,既不是小孩子的自主思考结果,也不是语文老师的想法,甚至不是教材的编辑的意见,更不是鲁迅先生的观点,而是某次考试命题人为了写答案而做出的片面理解。
真正的经典作品,是值得一遍又一遍的欣赏,少不经事时读的是热闹,初入社会时读的是门道,经历风霜时读的是感悟,繁华落尽时读的是人生,士农工商自然从各个角度去看所以收获的各不相同。《红楼梦》是如此,读莎士比亚是如此,读《人间喜剧》如此,读鲁迅也是如此。
如今,为了给孩子们减负,鲁迅作品大多离开了教科书,但不应该离开孩子们读经典的书单。我希望等我儿子在长大一些的时候,能和他一起再读鲁迅,也给他看看我小时候,故意小题大做仿照鲁迅的笔法写的杂文。如果有机会,我可能会跟他交流我学生时代的读书感受,跟他透露一下我读鲁迅的心得:人的认识过程不是直线,而是螺旋上升的。一生中我们会越来越深的爱上鲁迅的作品,当我们在与社会打交道迷失自己时, 读鲁迅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找回自己。多少人活成了阿Q?活成了孔乙己?活成了祥林嫂?活成了《药》里面的华老栓?又有多少人活成了他们周围的人?读鲁迅不一定能让我们逃脱这样的命运,但有可能让我们从煮青蛙的温水中惊醒。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书是写给人生的,所以要用一生来读出它真正的味道。我的朋友,甚至曾经因为某些原因而远离鲁迅的朋友,捧起先生的书来再看看吧!那里不光有你有我,还有一种穿越时间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