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澜山夜话

食文知味,比《舌尖上的中国》还下饭的是文人谈吃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45人  211620c4cf17

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家,吃成为一门典雅精致的艺术。文人中很多都爱吃,会吃,吃得很精;不但会吃,而且善于谈吃。

                                                                                                             施亮《吃的风度》

有细心者曾统计过《红楼梦》中出现的美食,发现竟多达186种。不仅有枫露茶、玫瑰卤子等一听就透着股清香的饮品, 还有糟鹅掌鸭信、烤鹿肉等看了不由吞口水的珍馐。当然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茄鲞。

玫瑰卤子

茄鲞是《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提到的一道菜,有两个版本。戚蓼生序本是这样写的:

凤姐笑道:“这也不难。你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儿摘下来,把皮和穰子去尽,只要净肉,切成头发细的丝儿。晒干了,拿一只肥母鸡,靠出老汤来,把这茄子丝上蒸笼蒸的鸡汤入了味,再拿出来晒干。如此九蒸九晒,必定晒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一碟子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到得十几只鸡儿来配他,怪道好吃。”

                                                                                                                        《红楼梦》

庚辰本是另一种写法: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籖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到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红楼梦》

以鲞字来论断的话,戚蓼生版本更为可信一些,但流传的比较广的做法却是庚辰本。《舌尖上的中国》也曾改良了做成苏州民间八宝酱,终究不如文字来的诱人。

《舌尖上的中国》茄鲞

同是海宁人,与曹雪芹笔下精致的菜肴相比,金庸书里的美食多了几分用绝世武功雕琢的精彩。

《神雕侠侣》、《书剑恩仇录》和《射雕英雄传》等书名菜无数,大厨则首推黄蓉帮主。除却引来洪七公的叫化鸡,黄蓉最为有名的拿手菜非二十四桥明月夜莫属。

当晚黄蓉果然炒了一碗白菜、蒸了一碟豆腐给洪七公吃。白菜只拣菜心,用鸡油加鸭掌未生炒,也还罢了,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甘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甘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要不是黄蓉有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那嫩豆腐触手即烂,如何能将之削成计四个小圆球?

                                                                                                                 《射雕英雄传》

金庸先生在书中特别强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豆腐球要用黄蓉的家传武功才能挖出,没想到却被好友蔡澜拆了台。

二十四桥明月夜

在做这道菜的时候,这位老餮笑称挖豆腐倒用做冰淇淋球的挖勺轻易就做到了,反而在火腿上抠洞的时候遭遇到了困难,最后只能在坚硬的火腿上用电钻凿洞,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尽管查大侠书中美食品种琳琅满目,但在引人垂涎欲滴上还是古龙更胜一筹。在散文《谁来与我干杯》里寥寥数语就写活了一碗冒着热气喷香的牛肉面。

这家店在一个楼梯口下,店是横的,宽而不深,店门前有个大锅,一锅清汤,几百牛肉,杂以牛鞭牛筋,炉火常年不熄,汤清几乎可以见底,味鲜而纯,要吃牛肉汤的,堂倌取巨勺舀一勺,取解腕刀割牛肉成片,配以姜丝,佐以辣椒酱酒,好吃。

                                                                                                             《谁来与我干杯》

当然,不管怎么千变万化,武侠小说里最让人向往的还是:

“小二,切两斤卤牛肉,再来一壶小酒。”

比起在书中干过瘾的金庸古龙,同年代的蔡澜是实打实的美食家。蔡澜时常调侃自己的名字听起来像菜篮。

他既爱逛菜市场,又热衷于在深夜饥肠辘辘的时候写下一篇篇食评。

最贵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比方说猪肉吧,猪排、梅肉条等部分价高,但是一只猪最好吃的方位包围在肺部外层,俗称的“猪肺捆”。它的肉纤维短而幼细,又略带肥肉和软骨,味浓而香,是上上肉,也是价钱最低微的肉。炒、红烧等皆可,滚汤更是一流。煮完捞出来切片,蘸浓酱油和大蒜茸,美味无比,试试就知。如遇新鲜者,择而购之,肉贩都会称赞你。

                                                                                                         《我决定活的有趣》

说到被肉贩称赞那就不得不提苏东坡了。

在被贬黄州时他发现那的猪肉特别便宜。因为当地没有吃猪肉的习惯,有钱人觉得它贱,不屑于吃它,穷人吃得起,却不懂得怎么烹饪。

东坡肉

当时正囊中羞涩又注重口腹之欲的东坡无疑是喜出望外,顿顿吃肉,甚至作赋如下: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除此之外,东坡还写《煮鱼法》,作《东坡羹赋》及《菜羹赋》,著《论食》,用美文交融美食。

爱好记录菜谱的不独苏轼,还有清代的袁枚。他所搜集的《随园食单》中列了326种菜肴和点心,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美食网红了。

民国文人中也有类似的美食主义者,梁实秋所著的《雅舍谈吃》说食物,讲渊源,用典故给佳肴增趣。

有人到北平吃烤鸭,归来盛道其美,我问他好在哪里,他说:“有皮,有肉,没有油。”我告诉他:“你还没有吃过北平烤鸭。”所谓一鸭三吃,那是广告噱头。在北平吃烧鸭,照例有一碗滴出来的油,有一副鸭架装。鸭油可以蒸蛋羹,鸭架装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汤打卤。馆子里的鸭架装熬白菜,可能是预先煮好的大锅菜,稀汤洸水,索然寡味。会吃的人要把整个的架装带回家里去煮。这一锅汤,若是加口蘑(不是冬菇,不是香蕈)打卤,卤上再加一勺炸花椒油,吃打卤面,其味之美无与伦比。

                                                                                                                    《雅舍谈吃》

在汪曾祺看来,袁枚这个不做菜的人根本不够格当美食家。汪老先生和蔡澜一样喜欢逛菜市场。他爱写家常菜又擅长做菜。普普通通的食物经他的笔尖一过就多了几分特别的味道,让人不禁就想从自己的厨房挖出同款尝尝是不是那个味儿。

萝卜一把一把的码着。她不时用炊帚洒一点水,萝卜总是鲜红的。给她一个铜板,她就用小刀切下三四根萝卜。萝卜极脆嫩,有甜味,富水分。自离家乡后,我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或者不如说自我长大后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除了生嚼,杨花萝卜也能拌萝卜丝。萝卜斜切为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极开胃。小孩子的顺口溜唱道: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饭,拌萝菠。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佐以拌萝卜丝一碟,吃起来是很香的。

                                                                                                                           《萝卜》

不止汪老先生,时时大街小巷找美味的鲁迅先生过笔的家常食物也是一绝。孔乙己中的两碗酒,一碟茴香豆不知馋倒多少学生。比起过往,如今的物质条件不知丰富几倍,会吃善谈的人越来越少,而吃饭不香,日食夜餐仅为果腹的人却越来越多。

在文革时被抄家的郭婉莹尚能采路边的野花回家做装饰,在煤球炉子上用铝锅蒸蛋糕、用铁丝烤松脆的面包片,拥有优渥条件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食物好好享受呢?

汝述:记载平凡事,养活春意思。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本文为「汝述」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