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源于生活,指向生活——《袁爱国的创意作文》
袁老师的课,没有太花俏的形式,没有太生涩的概念,却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他提倡并践行“创意作文”,通过“创意”的形成,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虽名为“创意”,然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用写作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的作文教学很有国外写作理念与写作教学目的痕迹,让人大开眼界。
最喜欢的是《跨媒介阅读与表达》一课。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化身为报社编辑,为5.12周年纪念的一个新闻专题做一期策划。
第一个环节是拟标题。首先给定一组头版通栏标题,让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并阐明理由,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炼出拟定标题的基本要求。然后提供一张照片,让学生自己拟一个标题。这样的开场本身就很新颖,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提炼拟题要领,自然而然不着痕迹。而接下来的看图拟题,又是对刚才习得的方法的运用。短短一个开头,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落实,却完全不生硬不枯燥。真是大家风范,大师手笔。第二个环节是图文互释,即给定一组5.12一周年新闻图片,让学生模拟报纸美术编辑,围绕选图简述画面内容,这个活动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想象力,更不动声色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袁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在“做练习”,可是学生却并没有感受到“做练习”的枯燥痛苦。那是因为袁老师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不着痕迹地做着有效的训练,学生乐在其中。
袁老师说,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语言和思维,在于如何教学生作文,而不是将作文课上成以阅读为主借鉴写作方法的课,或者开展花样繁多的活动,偏离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其实,作文课堂教学应更多地思考如何直接作用于学生写作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要有留白意识,要有学生自悟的过程,悟出思考,悟得方法,而不是教师直接将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再进行枯燥的训练。张水鱼老师说,学生对写作困难在哪里,写作教学的创新点就应该定位在哪里。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相反:给定题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作文。我们把很大的精力花在了批阅并讲评作文上了,我们可以给孩子指出很多问题,但往往让我们感到很失败的是,这次指出的错误,下次继续犯!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指出的是我们老师的思考与发现,学生没有将这些问题印在心里,当然就不能很好规避。所以写作教学,更多地应该思考如何作用于学生拿到题目之后的思考过程中的思维引导以及写作过程中的困惑,而不是每次都“亡羊补牢”做“事后诸葛亮”。
袁老师上过一次特殊的作文讲评课,让人印象深刻。他请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写下阅读感受,并同孩子交流自己的人生体验。然后他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家长的作品,之后大家点评。家长的故事,勾起了学生对往事的回忆,亦体谅到父母在工作中严谨认真的态度,还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不易及对孩子深深的爱。这是多么好的情感触发的过程!我们经常讲写作要创设情境,袁老师创设的真实情境,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倾诉欲望,所以课后孩子们都在随笔中写下自己真诚的教育告白。
这节课,妙就妙在一个“真”字: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体验,返璞归真的教学导向。引导学生从生活细微处发现深刻细腻的情感,在身边人身上发掘敬业乐业的品质,让写作由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形象中提炼抽象深奥的生活思考。这样的课,启发到位,就不怕孩子没话说;孩子在思考交流中升华认识,就不怕说不好。
我以为,写作教学要长线布局,目光长远,从学生对终身写作素养的建立思考,培养负责任、会表达的表达者,而不应仅仅着眼于分数的提升,技法的灌输。因此教师要从技术崇拜的误区走出来,走向艺术追求,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为发力点,培养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袁爱国老师的“年度汉字”作文课,就充分关注到了思维的提升。
首先袁老师以“享”字作为国内年度汉字,以“智”作为国际年度汉字来开场,让学生解释这两个汉字的意义,以此给学生一个思维的铺垫。然后让每个孩子选出自己的年度汉字,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谈谈围绕这个字想到的人、事、情、物 ,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寻找写作素材,在此过程中,袁老师相机给学生以写作方法的引导,如选择的事例要新颖,叙述要有详有略等。最后启发学生在事例的基础上生发情感或者作出思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升华,同时实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样的一节作文课,如同攀登高峰,节节拔高,节节又精彩风光,上到最高峰,又荡胸生云俯瞰众山,真实美的享受。
写作的关注点应在“我”,亦即体现学生真实的思考与感受,鼓励学生做真诚的表达者,而不应虚与、媚俗。所以我们需要学生体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从细微处体悟生命的丰富精彩与深奥。他反对学生脱离生活,无病呻吟。他的创意作文,追求教学形式的灵动多样,教学过程的层层出新,但最终的指向却是“真”与“实”,绝不能因为追求创意而忽视了写作的求真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