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转型管理,吃尽血亏才能明白的22件事儿
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到了30岁,如果还想在职业上有所进益,就必须要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做管理还是做技术。
没有狭隘偏激,当你学会看穿问题的本质之后,你就会发现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来说,可以选择的路其实一直都不多,而且早就被规划好了。
只是外面乱七八糟且别有用心的信息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我们画地为牢,各自困与当下的迷茫,自我膨胀、自我怀疑、自我蹉跎而已。
这不是很丧的宿命论,虽然阶层都是代接代,但好在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晚了没关系。
只要及时把思维和心态调整过来,努力跟上,且少走冤枉路,结果未尝不是一片光明。
做管理还是做技术,其实本质就两个字-价值,可以独当一面的价值。
简单说说技术,覆盖面太广,且因为时效性的关系,更新淘汰的关系,这注定是一个长期历练打磨的活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磨的尖,才能扎的深。
故此,技术本文不多赘述。
而管理相对来说的话,比较稳定,因为不管是财务、人事还是具体的项目,自古以来都是跟人打交道的活儿。
而只要稳定,就可以沉淀,就可以有一些“道”和“术”的经验可以借鉴。
那管理上都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了?
A,对下:狠的下心的善良;
1,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腹骨干;
晚清四大名臣中,不管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李鸿章的淮军,其实都是自己的乡党,父子兄弟,沾亲带故,依之心腹,如臂使指。
简单来看,貌似只是忠诚的事儿,其实本质还是一个凝聚力,减少内部的阻力消耗,更好的劲往一处使。
注意点:对于自己的心腹骨干,要适当的放权、适当资源倾斜。
2,基层岗位,多选择1-2年社会经验的人;
所谓基层职位,简单来说就是技能也好,能力也好,要求相对较少的一线岗位,除了实习生,尽量不要选择刚毕业的大学生。
原因很简单,未经人事的“天之骄子”,管理和培养上都不是最佳选择,除非你习惯于当家长。
而有过1-2年社会经验的人,就相对好多了,当然,在性价比的前提下,有过相关技能和项目经验的人,就更好啦。
3,选人,优先于情绪稳定,乐观积极;
情绪不稳定的人,尤其要慎重,而乐观积极是加分项。
4,干掉情绪负面,且抗拒改变的人;
尤其是情绪负面、心态负面,拒绝学习改变,事儿还贼多的人,观察一段时间,主动谈话沟通之后,依旧无法改变的,坚决干掉。
5,干掉质疑领导、习惯性提建议的人;
经常质疑领导的决策,习惯性给领导建议、但没有落地方案的人,坚决干掉。
6,架空冷落是干掉人的序曲;
要干掉人的时候,避免因人事断档,导致项目停滞,可以逐步架空转接下属的工作,当然前提是主动沟通,释放善意无果之后。
这么做,
一是保障人事断档前的,业务流程正常运转;
二是释放最后的善意,让ta周围的人都有活儿干,都有所成长,掉队的心慌和眼红他人成功是逼ta改变的最大动力。
如果都到这步了,还是我行我素,坚决干掉。
7,ab角的良性制约;
就像《亮剑》中772团的陈瞎子和独立团的李云龙,对于386旅旅长的陈旅长来说,就是ab角的良性制约。
好处有二,
一是避免“挟能自重”,离了他就玩不转的要挟;
二是利益分化,避免下属抱团唱反调。
B,对上:私心作祟的忠诚;
8,对比股权,薪酬是唯一要信任的东西;
只信任每月到手的薪酬,股权上的封官许愿,某种程度来说跟画饼没什么区别,哪怕已经落纸成文了。
所以要求现在低薪,将来发展好了大把股权分配的话,谁信谁傻X。
当然,在你能力低于市场竞争力的时候,可以接受相对低的薪资,因为你当下的侧重点是能力提升,填充阅历成绩。
但总体上薪酬和价值付出是等量或趋于等量的交换,股权什么的,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尤其是在不成规模的私企里。
9,及时积极的回应boss的想法,但别急着行动;
因为BOSS95%的想法,都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你必须及时积极的回应。
同时做好相关的准备,确保能跟上boss的思维,最好同频,但别急着安排行动。
10,学会找替身,多花时间跟boss在一起;
尽量把事情安排给下属做,学会给自己找替身,控制好节奏即可。
然后多花时间跟boss在一起,刷存在感就low了,最关键是了解boss的想法和思维心态,确保大方向是对的,小方向不出错。
11,当领导的最高奥义:领导boss;
不让boss找你麻烦的最佳解决办法,就是去找boss的麻烦,具体就是给boss安排一个符合他身份的角色。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当人成功到一定地步,所追求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行业地位尊重、自我使命等等。
让boss明白并确信,牛X的boss从来关注的都是有理想的大事,要有浓烈的使命感,而不是像包工头一样盯着你做事的小角色。
C,格局:“欲穷千里目”的前提;
12,“流程”和“标准化”是重中之重;
这是效率的前提,也是杜绝人为干扰的“防火墙”
13,人就是一种资源;
手里有多少能用的人?
有几个能扛大鼎的人?
有几个执行类的、事务性工作的人?
有几个可以损失、优化的人?等等。
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做好利弊平衡,做好取舍划分。
14,一团乱麻时,首先要做的是观察;
不要急着动手,毛毛糙糙不说,关键是容易出问题。
15,学会并习惯性的设置“防火墙”;
这其实也是“替身”的一种,比如:你是总监,跟具体执行类的基层岗位,就必须得有经理或者主管类的“防火墙”。
你在基层面前,可以保持和颜悦色、平易近人,有什么冲突矛盾啥的,可以让经理或主管们成为“标靶”。
如果你直接跟基层冲突,你的权威将荡然无存。
16,均衡是很重要,但当下的侧重点更为重要;
成本、目标、安全、发展,把握住一个均衡,但必须以当下的侧重点为第一选择,那什么是当下的侧重点了?
当然是BOSS的要求撒。
这也是为什么要花时间跟BOSS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17,做好PDCA的管理闭环,尽量少参与具体的事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参与到了具体的事务当中,自我降格不说,还抢了下属的饭碗和风头,这就是内耗的前因了。
你的时间除了多用在BOSS身上,还要多用在组织和其他部门身上。
貌似一无是处的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
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18,可以热情,但不要轻易露底;
《人民的名义》当中,吴老师有句台词就很经典。
“热情、礼貌,但一问三不知”
热情、礼貌是态度,一问三不知就是不轻易表态露底,因为高层常常代表公司,你的一言一行都是要负责任的。
轻易拿自己的权威和信用来背书、表态、担保,这太廉价也太冒险。
D,权利的游戏:权利如何获取和维系
19,上任前boss的背书;
也就是“借势”,当你毫无权威的时候,可以借势BOSS的权威。
20,增强流程和专业性;
为啥那么多KOL和砖家,都喜欢造名词儿?
比如也许会迟到,但永远都不会缺席的罗X宇。
因为名词、和配套流程、前因后果的解释说明,不仅带有流量,更带有权威性,足以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而话语权本身就是一种权利。
21,说话算话的能扛事儿;
寡言重诺,遇到小问题,尤其是部门之间的,如果互相扯皮的话,不妨主动抗下来。
这在部门内也是一样,大家都知道你这个人说话算话,威信自然就来了,当然,权利更是如此。
22,关于能力;
在你没坐稳位子的时候,你自己的能力,业务能力也好,管理能力也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你安身立命之本,持续精进的根基。
具体落地与:
关于工作、人才上的价值评判标准,持续沉淀、优化方法论,注意思维逻辑的严谨性。
但当你位子坐稳之后,培养他人的能力,才是你的工作核心。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别被那些毒鸡汤给烧的,好像年轻人不折腾点事儿,不创个业,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跟打招呼一样。
从而鄙夷踏踏实实的上班,实实在在的学习沉淀自己,向往取巧类的一步登天。
要我说,只要你自己不瞎折腾,踏踏实实、按部就班的努力上进,打磨自己,提升自己,要我说,就已经甩掉N多的竞争者了,少走N多的冤枉路了。
因为真正的聪明人,都在暗戳戳的下苦功夫,毕竟当潮水褪去,不管穿没穿短裤,最后比拼的还是你自己实实在在的能力。
人生的转折点,其实就在于你当下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