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会员优秀文集谈天说地游 记

《锦江街巷》196:漏斗花与莲花村

2023-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老成都》(连载)

(作者: 莲子;摄影: 完   璧; 编辑:完   璧)


【此文作于2010年】

莲花南路上的成都市盐道街(东区)小学(2010年6月拍摄 完璧摄影)作者讲:“这个现在叫盐道街小学东区的学校就是原来的莲花村小学……”

        我出生在九眼桥附近的新桂村,那是父亲单位分给他的一间小平房,因为我的出生,这间小平房显得拥挤不堪。祖母那时卖掉老屋从乡下来帮着照顾我,于是就用卖老屋的两佰块钱在新桂村不远处的莲花村买了一套三间的一处平房。记忆中莲花村没有莲花,倒是有一条小河沟,我曾贪玩掉在这沟里过,所以记住了这河沟。离家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学,就叫莲花村小学吧?莲花村留在我童年记忆中最深的是,这里的房子非常潮湿,房屋破旧,地势低洼,一下雨屋里就容易进水,院子里更是一片泥泞几天不干,墙上经常看到一些丑陋的爬虫、蜘蛛、壁虎、草鞋虫一类的,常把我吓得惊叫。

        当然,不下雨的日子这里也有比较美好的回忆,夏天时最爱的就是邻居的大姐姐们带着我去逛九眼桥,桥头河边有一棵大树,常见勇敢的男孩子们站在横逸的树干上往河里跳水玩,一个猛子扎下去跃起的水花煞是好看。我家门前还有一个简易花坛,里面种着一些指甲花,还有一架开着黄色花朵的“漏斗花”,据说这花炖肉吃可以清体内的热毒。这是住在城里小红土地庙的陶家姑婆送来的花种子长出来的花。

        第二年“漏斗花”开得正好的时候,我们要搬家了,父亲的单位暂时借给我们两间城里的房子。搬家时院子里的小伙子们用架子车给我们帮忙,新家在文化宫附近的升平街,距九眼桥往少说也有八九站吧?这些大哥哥们硬是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拉着家俱,一步一步把我们送到新家。记得临走那天,我坐上了三轮车,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花坛上正开得一片灿烂的“漏斗花”,对奶奶说:“我们的花……”奶奶安慰我:“留给院子里的邻居们吃吧,到新的地方我们又种。”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家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这三十几年里我们又多次搬家,从第一次搬去的升平街,到新南门附近的龙江路、胜利村、磨子桥、新南路,再到因1996年府南河工程而拆迁去的双楠小区,一次次搬家,似乎离最早住过的莲花村越来越远了。但是,其实我经常想念童年时最早的那个家,想念九眼桥河边那棵横逸着的大树,还曾在梦里见到开得一片灿烂的“漏斗花”……以至我成年后开始写作时给自己取笔名“莲子”,潜意识里也有对莲花村的怀恋吧。

        2007年夏天,家里因故又需要搬家,而且因为孩子大了,母亲又常年跟我住在一起,必须找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才行,新房旧房倒不计较。顶着夏日的烈焰我四处看房,新房旧房看了不下二十套,总是东不成西不就。正当我疲惫不堪时,房屋中介给我推荐了位于宏济路附近的一套三居室二手房。房子尚有七成新,最可喜是它的户型合理,客厅紧连餐厅,餐厅的门又跟厨房相接,一股穿堂风吹过,仿佛吹散了满身的疲惫和燥热。中介的大姐告诉我,这里环境好,楼下不远处就是一处小学,夏天要逛河边也很近。从窗口向远处望去,不远处有一片操场,这就是那个小学了。忽然我心中一动,一种奇妙的、零碎的记忆从尘封的脑海中泛起,这里就是莲花村呵!这个现在叫盐道街小学东区的学校就是原来的莲花村小学,而我们曾经的家、那条小河沟和那个小花坛里开过黄色“漏斗花”的院子,就该是现在“朝阳名宅”的地基!这时我心里豁然一亮,一个声音从心里发出:“就是它了!”当天下午就拍板定下了这套房子。

        我们回来了,在外面搬了无数次家,最终又回到了莲花村。只是此刻物不是人也非,奶奶和父亲都去世了,他们看不到今天已面貌一新的莲花村,那个潮湿低洼的莲花村已被雨后春笋般的电梯公寓所取代,从前院子外面的那条街,现在是热闹新潮的美食一条街,入夜后这里酒香飘逸人声喧哗。

        真是缘分,我们搬家这么多年,在成都市住过这么多地方,如今又回到这里,我想这已经不单是地域上的终点回到起点吧?更见证了这几十年来社会的进步和我们锦江区的巨大变化吧!

      (下篇:《莲花池文武状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