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行业监管升级 网信办动作频频为哪般?
近日,北京市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就新浪微博对其用户发布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宣扬民族仇恨信息及相关评论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以及百度贴吧对其用户发布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暴力恐怖信息帖文及相关评论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的违法行为,分别作出行政处罚。
与此同时,广东省网信办因腾讯公司对其微信公众号平台用户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对腾讯作出最高罚款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其针对违法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切实履行平台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微信公众信息服务,对发布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公众账号坚决依法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1.两地同一天发布出发决定,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简称《网络安全法》);2.涉事平台均因未尽到管理义务而被处罚;3.内容方面,均因用户利用平台,发布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暴力恐怖等信息。
释放信号:
1.《网络安全法》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基本大法,将从维护国家安全、用户利益出发,针对网络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安全底线,配套制定更多的强制性国家网络安全标准,以更加有效地应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的安全风险。
2.互联网已不是法外之地,所有参与者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前不久颁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三个文件,无一例外都明确了各参与主体(包括用户和平台)的职责,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网络安全管理,不再是以前的“平台背锅”单方面担责,用户也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如此一来,用户实名制将是所有网络平台建设的大势所趋。
3.互联网内容监管趋严趋紧。从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中央网信办在3个月内连发三份文件,对互联网跟帖、社区、公众号等暴露出来的风险进行封堵,并且对平台和用户等所有参与主体实施监管,凸显出监管层严厉态度及决心。
4.火炉效应凸显,从重处罚凸显监管决心。本次对新浪微博、百度贴吧、腾讯进行行政处罚,与此前颁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一一对应。这背后可能是监管层加速落实相关政策的一种表现。
5.网络安全监管实行属地化管理。北京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网上违法违规行为。
6.坚决打击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本次被处罚平台,均因用户利用平台,发布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暴力恐怖等信息,也说明监管层严厉打击此类信息的决心。
7.网民监督举报作用将进一步突显。
政策预期:
网络安全监管,没有最严,只会更严。纵览近两年有关网络监管的政策,总结起来有几大特点:针对性越来越强、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这说明网络安全监管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后期会越发严格。
对内容行业而言,预期将关停一批微信公众号,今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内容审核更加严格。
作为内容平台企业,需要守住底线,不碰红线,积极履行责任,主动整改,把握政策形势,防范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