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建筑散文.小说春梅书房琴谱

北欧设计|悉尼歌剧院与丹麦建筑大师约恩·乌松(Jorn Utzo

2022-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是无言的史诗、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通过材料、体含、纹理、光影等创造旋律,用浮跃、凹壑、转合起承展示节奏感,是具有厚重人文思想内涵的艺术力量,是人类社会时代精神的写意。

悉尼湾(杰克逊湾Port Jackson)

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的建成不仅改变了澳大利亚的命运,使其从一个自己没有艺术中心的国度转变成世界艺术中心,同时也改变了近代建筑史的内涵。

Sydney Opera House

但你知道,它在大类上属于现代设计,同时也确确实实属于北欧设计范畴。白色建筑整体,极简练的线条、 体现着简约主义Less is more的中心思想,干净冷峻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镶嵌在海天一色的碧蓝杰克逊湾(Port Jackson),完美的人文与自然结合。

1957年,作为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评选评委主席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因到达评审方案会议迟到,没有赶上提案评选,自己从讨论方案的废纸篓中筛选时捡回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设计的方案,这一举动竟成就了这座当代最伟大之一的建筑。

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海港大桥以东,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东侧的一个海角 Bennelong Point。

Bennelong 是登陆澳大利亚的第一批英国定居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联络人,他和另一位名叫 Colebee的原住民负责登录先遣人员的联络。当时他们居住的房屋建筑占据着这个海角。

Bennelong Point

1947年,悉尼交响乐团的常驻指挥尤金·古森斯 (Eugene Goossens) 认为作为澳大利亚的前卫城市需要有一个音乐基地,不仅是交响乐团的所在地,也应是歌剧和室内乐团体的所在地。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同意了悉尼应争取成为世界文化之都的提议。

1954年州政府召集成立歌剧院委员会,次年年初,委员会推荐了 Bennelong Point作为歌剧院选址地。

Sydney Opera House

而隔着杰克逊湾(Port Jackson)遥遥相望的悉尼港大桥(Harbour Bridge)更是传奇,从规划到建成,前后花费了将近100年。仅设计图就经历了40多年酝酿才横空出世。1924年破土动工,1932年建成通车,历时约8年的时长。

现在这两件传世之作,在杰克逊湾遥相辉映,成就着这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隔Sydney Cove遥遥相望的悉尼港大桥Harbour Bridge和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港湾大桥Harbour Bridge和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隔海交相辉映

悉尼歌剧院动工于1959年,历时14年于1973年建成。

创意来源于橙子的Jorn Utzon的尖顶贝壳,由2194块,每块重达15.3吨的拱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105万块白格子釉瓷。整座建筑占地近2公顷,由588个沉降于海平面以下25米的混凝土墩支撑,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

外表覆盖105万块白格子釉瓷

最为完美的是,在几乎三面空旷的 Bennelong Point,这个选址让歌剧院在悉尼几乎最主要的地方、在各个角度上都可以被看到,甚至在近万米高空的飞机着陆前都能见到,这便是设计选址决策的最高明之处。

飞机上俯瞰Sydney Cove

悉尼歌剧院的伟大在于它为整个城市、乃至为澳大利亚作出了空前的、不可取代的贡献。作为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又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更是悉尼文化上的象征,它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It stands by itself as one of the indisputable masterpieces of human creativity, not only in the 20th century bu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这是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的专家评估报告中所说的,大意是:它本身不仅在 20 世纪,乃至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创造力无可争议的杰作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语是:这座有着高耸屋顶的建筑不仅改变了悉尼市的面貌,成为了澳洲大陆的代名词,更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和英国达勒姆大教堂齐名,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灿烂代表。

一年之中大约有3000多场次的演出以及20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此外每年还有超过 820 万游客慕名参观这个独特的建筑。剧院还会不定期地在入口的阶梯(The Forecourt)前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与国内最大的北京国家大剧院年上演900场,已经很奇观的演出场次来比,这样的演出频率确实是一个奇迹。

Sydney Opera House完美的选址

Sydney Opera House是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由三组巨大的贝壳组成。整体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The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音乐厅(The Concert Hall)和贝尼朗餐厅(Bennelong),分别位于三组贝壳底座里。

第一组在海角 Bennelong Point左侧,三只贝壳朝北,面向海湾依次依抱,一只朝南背向海湾,内部是大音乐厅(The Concert Hall)。

第二组在海角右侧,与第一组形式相同,内部是琼·萨瑟兰剧院歌剧厅(The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即音乐厅与歌剧厅并列于两组大贝壳下。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贝壳组成,里面是Bennelong餐厅。

音乐厅The Concert Hall 歌剧厅The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及其他附属设施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包括艺术厅(Studio)、话剧厅(Drama Theatre)、乌松场馆(Utzon Room)、前院(Forecourt)和影院以及摄影室等其他服务设施区域。基座下的空间是四通八达的,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入口以97米宽的台阶同路面相连。

整幢建筑随处可见设置的弱势群体便利通道。

Sydney Opera House Sydney Opera House Sydney Opera House Sydney Opera House

音乐厅The Concert Hall at Sydney Opera House

音乐厅是全歌剧院最大的场馆,拥有2678个座位。正如设计初衷,这里是悉尼交响乐队的所在地,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

音乐厅大厅的天花板最高处距离地板25米。墙面上铺装着吸收回音的本土白桦树木板。舞台上悬挂的悉尼歌剧院管风琴,是由澳洲艺术家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所设计制造的。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由10,500根风管组成的,机械式木连杆风琴。

音乐厅The Concert Hall at Sydney Opera House 音乐厅The Concert Hall at Sydney Opera House Michael Tilson Thomas conducting the 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 at the Sydney Opera House, 2011

歌剧厅The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at Sydney Opera House

歌剧厅以澳大利亚著名女高音琼·萨瑟兰 (Dame Joan Sutherland) 命名,因其美丽和力量的表演而被称为“La Stupenda”和“世纪之声”拥有1,507个座位,在舞台前方是可容纳70名乐手的乐池。

音乐厅和歌剧厅,其实是被互相调换的。当局认为原定拥有1507个座位的音乐厅是全年开放,而拥有2700个座位的歌剧院则是季节性演出厅,使用率不高。从经济角度考虑将原来的音乐厅改换成歌剧院,而原先的歌剧院则装上了拥有一万根音管的大管风琴,使之变成一座音乐厅。

歌剧厅The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at Sydney Opera House

歌剧厅The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at Sydney Opera House

剧场演出前,喜欢那些仪式感,平时随随便便,入会场衣装光鲜得体版权 图兰朵柳儿唱的非常有感染力 官网剧照 《图兰朵》Turandot 谢幕 版权

话剧厅(Drama Theatre)

话剧厅(Drama Theatre)是一个有544个座位的舞台剧院,主要用来表演话剧、歌剧、音乐剧。

座位呈直线排布,白桦木做成的座椅铺设着羊绒坐垫与靠背,墙壁同样被涂成深色,似乎在最私密的地方讲故事。

话剧厅Drama Theatre

戏剧院(The Playhouse)

戏剧院(The Playhouse),一个拥有398个座位的剧院,本是为室内乐而设计,其宽敞的舞台为前沿和经典的表演奠定了基础,中等大小的拱形舞台剧场配备了电脑飞行系统,每个座位都能欣赏到绝佳的景色。

戏剧院(The Playhouse)

艺术厅(Studio)

艺术厅(Studio),是一个可以调整的场馆,中央舞台也可安置座位。根据其布局,最多时能容下400人。

是当代音乐、歌舞表演和马戏表演、口语、鸡尾酒会和企业演示的理想场所。凭借其先进的音响和灯光系统,可为所有类型的表演提供卓越的技术。

艺术厅(Studio)

乌松场馆(Utzon Room)

乌松场馆(Utzon Room),由Jorn Utzon设计的唯一室内空间,一个小的多用途场馆,拥有210个座位。

1999年后,Jorn Utzon和悉尼歌剧院管理会达成了和解,重新以顾问的身份被雇佣,为悉尼歌剧院设计了这个小型的Utzon Room,在其远程的指导下进行装修。空间没有固定的座位,装饰风格也以简约为主,完美体现北欧设计的室内风格。墙壁上一面14米长的彩色挂毯,是由Jorn Utzon设计的。

Utzon Room乌松设计的室内空间

前院(Forecourt)

前院(Forecourt),是一个可以调整的室外场馆,拥有许多不同的配置选择,包括利用台阶作为观众座位,它经常在不同的社会活动,现场表演以及特殊场合表演被使用到。

前院(Forecourt) 前院 The Forecourt at Sydney Opera House

其他的区域:悉尼歌剧院还包括了一个录音室、五个排练室、五间餐厅、四间纪念品商店、一间旅客服务中心、60多间化妆室总计近一千个房间。歌剧院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Bennelong

Bennelong 是位于悉尼歌剧院最小的风帆下,以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和葡萄酒为中心的歌剧院餐馆。

是澳大利亚餐厅的圣杯, 提供一系列餐饮选择,包括餐厅、酒吧和观剧前零食。

Bennelong Bennelong

时代的传奇 :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

丹麦建筑师Utzon

当代十大建筑鬼才之一,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被称作是建筑天堂童话王子的丹麦建筑师。

1918年出生于哥本哈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长大,此时战后重建,现代主义已经开始重塑 20世纪欧洲的面貌。

12岁时,他的父母参加了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展览,现代主义的拥护者 Gunnar Asplund 的建筑,深深地影响了他们。

“我的父母完全被新的想法吸引并将这一概念带回了家。他们很快就开始重新装修我们的家。”Jorn Utzon 后来在 Living Architecture 中告诉 Henrik Sten Møller。 “这个概念是空间和光,所有笨重、不实用的家具都被搬走了,简单的东西都被搬进来了。”

1945 年,Jorn Utzon与伟大的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短暂合作,阿尔瓦·阿尔托本人又深受 Gunnar Asplund 的启发。

Erik Gunnar Asplund(1885-1940)

被视为现代斯堪的纳维亚建筑之父的瑞典建筑师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是20世纪前期极具影响力的北欧建筑师,温和而兼具古典主义的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之一。

作品由北欧的浪漫主义风格到国际性的古典主义,甚至洋溢现代主义的思潮,设计中传承与保留传统建筑精神,并加以运用在现代建筑中。更重要的是极为重视“在地美学”,即对当地的景观元素运用与处理,使其和建筑本身融为一体。

Jorn Utzon后来说。 “他超越了纯粹的功能性,在他的建筑中创造了一种美妙的幸福感。他甚至加入了象征性的内容,使他的每一栋建筑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明确地体现了建筑的目的,完全涵盖和表达了建筑的功能以及生活方式。”

1940年代末,Jorn Utzon 获得了旅行奖学金,使他能够访问北美和南美。这期间,他遇到了伟大的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和设计师查尔斯·埃姆斯(Charles Eames)。他还遇到了 Eero Saarinen,后者后来成为悉尼歌剧院设计竞赛的评委之一。

他深受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影响。扎根于历史,设计上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的斯堪地纳维亚修养相融合。

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周游世界,足迹还遍及南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在中国逗留期间,Jorn Utzon在北京曾会晤了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

在南美洲,他对阿兹特克和玛雅遗址 Aztec and Mayan ruins印象深刻。 Jorn Utzon 想象着这些寺庙将如何把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提升到一个超然的境界,在那里,在云层和天空之下,他们可以与他们的神灵交流。

所有这些影响都为 Jorn Utzon 对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这座建筑体现了他将工艺传统和古代建筑与现代主义思想相融合的精湛技艺。

在准备参加歌剧院设计比赛时,Jorn Utzon 仔细研究了悉尼港的航海地图。他受到赫勒贝克(Hellebaek)家附近的克伦堡城堡(Kronborg Castle)的影响 ,它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Shakespeare’s Hamlet)中埃尔西诺( Elsinore)城堡的原型。这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坐落在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海峡上,这为想象世界另一端的 Bennelong Point 提供着自然的参考。

克伦堡城堡(Kronborg Castle)拍于2012年版权

在参赛作品中独一无二的是,Jorn Utzon 的参赛作品将音乐厅并排放置,它们的贝壳形屋顶悬挑在 Bennelong Point 的尽头,让人联想到悉尼的悬崖和海港上的风帆。它是对竞赛指南和位置的呼应,是唯一充分实现其独特海港位置潜力的人。

Jorn Utzon的设计,在遍布32个国家的233个作品中脱颖而出。

Jørn Utzon discussing with Leslie Martin (left) and Eero Saarinen (right) detailing for the Sydney Opera House

这些是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方案的决策者,也是全世界建筑设计领域的的真正大腕:约恩·乌松(Jorn Utzon)与悉尼歌剧院设计竞赛评委莱斯利·马丁(Leslie Martin 左一)、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 右一)讨论设计细节。而Jorn Utzon也通过这次的建筑设计赢得了国际方案竞赛的头奖。

建造最早提出的椭圆形抛物线的水泥屋顶设计因为建造难度过大,超越了当时的施工建造水平,10个贝壳的施工图就花费了五年,还没有结果,最后被证实无法施工。可受到评委们对其获奖设计的信心的启发,Jorn Utzon 依旧坚持他的“完美建筑”理想,誓不改图,致使造价翻14倍。

即使在承建方要求改变初衷的计划和特征时,Jorn Utzon仍努力保持这些创始理想,不懈地为外部和内部空间提供非凡而美丽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他的设计非常大胆,以至于有些问题只能边实践边解决。”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随着设计方案的几度修改,工期不断延误,建造成本持续攀升。但Jorn Utzon相信,对于如此规模的建筑,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Jørn Utzon The Opera House shells under construction, 1965. Image: Max Dupain, State Library of NSW

为此,当时维州政府被迫下台,直到保守派新联合政府宣誓就任后,他们以此理由责怪Jorn Utzon,盲目地要求加快建造速度。

由于其设计理念大胆前卫,开支严重超出预算而受到多方的质疑,Jorn Utzon的立场最终在施工过程中,与澳洲新政府失和,于1966年宣布辞职,离开澳洲,发誓永不再回。

因为Jorn Utzon的倔强,这一别就是永远,他从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以亲眼目睹,一生都没见过真实的悉尼歌剧院。

世事残忍,如同自己孕育的孩子,自出生后就没见过。

1965年,Jorn Utzon站立在悉尼歌剧院前

当年采用的抛物线屋顶的设计方案模型被放置在悉尼市政厅内,较之今天的悉尼歌剧院,早期的设计方案更为奔放狂想。

悉尼歌剧院早期方案模型 Jørn Utzon uses his hands to explain his design for the glass walls in time lapse. Image: Jozef Vissel

一番波折之后,澳洲政府最后还是想把这位建筑的奇才请回,因为也只有Jorn Utzon才能把握悉尼歌剧院所要表达的艺术语言。Jorn Utzon在两个儿子的协作下对悉尼歌剧院进行修复,而在中央大厅中的悬挂的庄重,典雅的壁毯也是Jorn Utzon的女儿来完成。而他自己则坚持不回澳洲。

1959年,悉尼歌剧院奠基破土,历时14年,超支达1457%,于1973年建成。

Construction site at Bennelong Point. Image: Jørn Utzon, State Library of NSW

建筑诺贝尔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被称作建筑诺贝尔奖。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

普利策奖的评语:

Jorn Utzon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堪地纳维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Sydney Opera House

歌剧院配套设计非常成熟,周边商服非常丰富,从环形码头沿CIRCULAR QUAY到歌剧院,一路餐馆酒吧林立。从日落开始,大大小小的餐位就已经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直达凌晨。

夜色阑珊,传奇的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与悉尼港大桥(Harbour Bridge)隔着杰克逊湾(Port Jackson)遥遥相望,

从1973年,歌剧院建成后,这两件传世之作,在杰克逊湾遥相辉映,成就着这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悉尼港大桥(Harbour Bridge)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and  Opera Bar

2022/02/10于杭州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部分相关数据、图片来源官网,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