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间读《围城》

2016-04-15  本文已影响179人  Forest_

读的大部分书都是语言简单的小说,像《围城》这样的文学经典还是第一次读,前前后后用了正好一年的时间读完,所以记录下来。

说说书中的场景

个人觉得这本书按照方鸿渐在的几个地点划成下面这几大块,看起来情节上显得更清晰一点。

  1. 回国的路上
    • 和鲍小姐的旅途恋情;和苏小姐开始慢慢熟悉
  2. 上海
    • 回乡讲学,躲避战祸至上海在点金银行工作
    • 卷入苏小姐追求者的漩涡
    • 爱上唐晓芙,破裂之后,离开上海
  3. 上海到三闾大学途中
    • 和赵辛楣成为好朋友,结识孙小姐
    • 见识到同行另外两人的嘴脸
  4. 三闾大学
    • 陷入学校党派明争暗斗的漩涡,见识到官场到勾心斗角
    • 和孙小姐订婚
    • 离开学校去香港完婚,再遇故人
  5. 上海
    • 以孙小姐丈夫的身份回到上海,在报社谋职
    • 和妻子争吵不断,与双方长辈关系闹僵
    • 再次离开上海,去重庆投奔赵辛楣

在这些地方都发生过很多事,人物在不同的场景出场,每个情景都展现了这些人物不同的性格,有的人物也随着环境的变化性格也随之改变。

这些情节中我觉得最精彩的在鸿渐一行人去三闾大学的路上,而最喜欢的角色是孙小姐。

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

方鸿渐

我觉得赵辛楣给方鸿渐的评价最确切: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的确,相比其他人的做作,虚伪,狡诈,迂腐不同,鸿渐还是正常的。他留洋造了假文凭,耿耿于怀,并没有像韩学愈那样凭假文凭上位。在和苏小姐的追求者面前也没有吹牛说大话,也没有贬低挤兑他们,对其他人的行为还有正义的评判……至少他是一个正常的人。

但是,他毫无用处。留学,没有文凭;回国没有工作,要靠丈人谋职;在三闾大学教书也算不上合格的老师;回到上海依然是靠赵辛楣的关系才找到工作。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看来,他都是个碌碌无为,逞嘴上英雄;有正义,没志气;不踏实肯干,又讲面子的庸人。

苏文纨

苏小姐是出场较早的女性角色,无论是从相貌和才华都是很优秀的。在回国的船上就表现出她喜欢方鸿渐,但是后来我怀疑了。她像是把鸿渐挡在追求者们前面的盾牌,她会故意的向追求者们展示鸿渐,她很享受在追求者们为了取得她好感,勤奋努力讨好她的感觉,她也十分乐意看到男人们你争我夺的场面。可是那天夜里在花园里她对鸿渐说的话,和见到鸿渐的信之后的反应又让我以为她虽然很享受众多男人追求她的感觉,但是她内心还是爱鸿渐的。

鸿渐拒绝了她,她就要把唐晓芙和鸿渐的关系搅黄,这是我厌恶她的地方: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最终她像是赌气似的嫁给了油头油脑的诗人曹元朗而不是「完美男人」赵辛楣我还是很惊讶的。

赵辛楣

赵辛楣大概是很多女生的理想型吧,他一心一意的爱苏小姐,精明能干,温文儒雅,对苏小姐也是体贴入微。就是这样一个好像是完美丈夫的男人最终还是没能被自己心爱的女人选择。参加苏小姐婚礼时,他就放弃了这个自己几十年心爱的女人,并要离开苏小姐,离开上海。

我那天去(苏小姐婚礼)的用意,就是去试验我有没有勇气,去看十几年心爱的女人跟旁人结婚。咦!去了之后,我并不触目伤心。

在去学校的路上他变得更加谨慎,圆滑,不再像之前那样意气,尖锐。在三闾大学日子虽苦,不过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忘掉了之前的不愉快,汪太太又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学校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又使他感到疲惫,他刚刚意识到自己喜欢上汪太太就又羞愧地离开了学校。

重庆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地方,经历过之前的种种,在重庆他官场春风得意。这时苏小姐再次出现在他眼前,他好像已经没了之前的感觉,不过对苏小姐的接近他又有何排斥呢?自己有了结婚的对象也迟迟没有告诉苏小姐。在苏小姐之后他又真正喜欢过谁呢?给鸿渐看自己要娶的女人照片像是蜻蜓点水,而稍有好感的汪太太,也不过是看到了苏小姐的影子。

鸿渐到自己卧室门口,正掏钥匙开锁,辛楣忽然吞吞吐吐说:“你注意到么——汪太太的神情里有一点点像——像苏文纨,”未说完,三脚两步上楼去了。

唐晓芙

和苏小姐成熟的形象不同,唐晓芙带着一股孩子气,调皮,活泼,阳光。她大概是让方鸿渐唯一真正喜欢的人。在我看来唐晓芙刚开始并没有对方鸿渐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更像是苏小姐促成了她们,唐晓芙叛逆着苏小姐的意愿故意接触方鸿渐,方鸿渐对她是一见钟情,她对方鸿渐大概是日久生情。
两人本是可能在一起的,苏小姐被方鸿渐拒绝之后把方鸿渐文凭造假,和鲍小姐的事告诉了她,她无法接受方鸿渐有这样的过去,最终两人没能去一起。我也被她近似苛刻或是霸道的标准震惊。

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这个在方鸿渐生命中短暂出现的女人,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像鸿渐说的,有些自己埋藏在了记忆里,立碑志墓,偶一凭吊。

孙柔嘉

《围城》中女性的名字都很美

这个最终和方鸿渐在一起女人是隐藏的最深的,也是最爱鸿渐的。

妻子的爱的那种!

孙小姐不显山不露水,却是心思最细致,城府最深的女人。大概是在船上听到了赵辛楣和方鸿渐的谈话,一直记在心里,她一直不希望方鸿渐和赵辛楣来往。在三闾大学勾心斗角的环境里,她也把自己伪装的很好,看似不明所以,与世无争,其实学校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婚后也立马看看清了公婆,妯娌关系的复杂难缠。

她也非常爱她的丈夫,会耍脾气,会吃醋。(有个撂妹高手说,男生觉得女生胡搅蛮缠的时候,往往就是女生缺感情的时候。)工作养家,操持家里内内外外,会把排骨留给丈夫,在争吵中会让步,就到最后她还想修复丈夫和姑妈的关系,托姑妈帮丈夫谋差事。这大概就是妻子的爱吧……

孙小姐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角色,心思细致,偶尔耍脾气,争风吃醋,看似独立却又希望得到鸿渐关爱,会向姑妈倾诉的(小?)女人。

*我喜欢的居然是暗黑派 * : )

说说读完的感慨

又要套用作者那句很有名的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我还不到那种把书中的婚姻,职业上升到人生感悟的境界,单从婚姻的角度,有人说最终结婚的对象并不是最初自己的理想型。曾经幻想着理想型,相貌,身高,学历,家庭......可是到最终选择的对象却很少能满足这样要求。从恋爱变为婚姻,就像一个段子所说的,是从「琴棋书画诗酒花」,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浪漫理想逐渐变成现实的过程。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原因大概在此。

赵辛楣曾说

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庆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婚姻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漫长,劳顿,麻烦的旅途吧。

说到职业,这点我倒是深深的赞同钱先生的观点。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谦逊品质,每当别人夸赞自己的时候大都会谦虚的推脱,会有意的贬低自己工作,同时又会恭维别人。在职位上的人总是对自己的位子不满意,眼光总盯着别人的位置。不知道这算不算「围城」。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方鸿渐呢?碌碌无为却要逞嘴上伟大,不学无术却贪图享受,半生都在不停的奔波,从未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他们不会是大奸大恶之人,可的确毫无用处。此处应有自我反省……


讲讲书之外的事

最后再扯一些

之前读书一直走马观花,跳句得读。青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次读《围城》仅仅算是耐了七分性子读,所以还是漏掉了很多句子,很多细节。加之文学素养极差,高级词汇量少的可怜,很多地方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形容,所以文章也是勉强凑字。

纰漏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教!

《围城》的确是一本很美的书,以后还会抽时间再读!

另外推荐大家一个我很喜欢的作家——严歌苓,寒假读了她的《白蛇》,最近正在读《小姨多鹤》有时间再写一篇四不像记录一下读书过程。

咦,我喜欢的歌手和作家怎么都女性,这说明了什么……

最后以一个听 @煤气罐先生 讲的段子结束这个四不像的怪文:

爱情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