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自己,才是疫情叙事下对抗职场中年危机最好办法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鱼喜欢水

2020年的疫情,让许多“免疫力”较差的公司濒临倒闭,部分临街店铺甚至刚装修完毕没有开业就关门歇业,也让很多人面临失业的危机。

一场疫情让我们知道了生活和生命的脆弱。“裸泳”的公司和“裸泳”的个人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只能维持三五个月的现金流,让人知道生活并非如朋友圈所展现的那样光鲜。疫情成了中产的试金石,也扒掉了伪中产们最后的遮羞裤。

为了自保,一些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能裁员、降薪。职场人的失业焦虑、压力空前。2019年媒体渲染的“今年是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大有不幸言中的感觉,至少今年大概率如此。曾经让人拿来调侃的“我太难了”,今年反倒说的人少了,真正难的时候反而沉默,大痛不言吧。

曾几何时,我们内心追问生活的意义,工作的意义,现在不问了,保住饭碗成了最大的目标。很多人开始羡慕大企业、事业单位的稳定。生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生活,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能的选择。

摆摊经济,保就业,减负政策颁布,免租降租的呼吁,副业刚需的口号响彻互联网。

一份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意味着一份可靠的保障,也是面临突发事件的底气。

如果失业怎么办?

迫在眉睫的现实让人不得不发出来自灵魂拷问。

滴滴司机?外卖骑手?年届中年,体力下降,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大叔你是认真的吗?

无远虑有近忧。自觉自发的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复盘做了吗?

走出舒适区,优化自己的收入结构,除了工资性收入,丰富自己收入的途径和渠道,才能给自己、给家人更多的安全感。这是中年人的责任。

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更多工具和可能。

首先你得是那个“对的人”!

有见识、有行动,投资自己,优化自我,做一个强大的自己,才是化解中年危机的正确打开方式,才能担得起这份责任。

看看下面的案例。顺便说一句:他们不是余欢水,却很真实。

1

主人公 / 业务员

A,37岁,曾在一家中型上市企业做业务经理,因为工作不负责,被公司辞退。之后转碾两三家公司,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超过半年就离开。

之后做水客从香港带货,因为港元升值,加上疫情关闭了关口,越来越不好做,一家四口住在约40平米的一房一厅,十分迷茫,一直在纠结回四川老家还是留在一线城市继续?幸运的是手上还一些积蓄,住房虽小,但是自己的购买并还完贷款的房子。

2

主人公 / 服装公司管理人员

B,39岁,毕业即来深圳一家服装公司上班至今,已有16年,工作踏实,为人平和,现已坐到公司的营销总监的职位。疫情后,第一季度公司业绩下跌了近60%,老板开始裁员。

很多服务十年以上的老员工,都成了被裁对像。她说也许是他们年龄大了,工资又高,做了这么久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差,性价比越来越不高,不如年轻的新人有冲劲。

B所在部门对业绩负有直接责任,老板每天电话让他汇报每天的工作,分析销售未完成原因和提升销售计划和措施。让她倍感压力。一直在考虑辞职的事,但服装行业本来就受线上平台冲击较大,加上疫情影响,招聘计划收缩,新的职位也少。让她进退两难,常常失眠。

3

主人公 / 高中老师

C,三线城市的高中美术老师,教龄8年,去年嫌弃收入太少,自己做起儿童美术班。初期招人也很困难,毕竟是新的培训班,没有经验,受到质疑也正常。

二期招生近300人,因为一期培训班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每个学生2万多元的学费,且主要是教美术技能,没有升学压力。C说他一年到今年挣的钱比他上班8年的收入还高了很多。

4

主人公 / 私企小老板

D中专毕业,曾在老家乡镇企业上班,三年后,凭借自己积累的资源和渠道,在老家四线城市自己开店做起了食用植物油生意。前五、六年的生意一直一般,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D并没有气馁,一直坚持在做,小城市本来就业机会就少,好的更少,加上学历不高,D只能守着自己的店。

通过自己前期积累的老客户,加上开辟了超市、商场的新渠道,拿货的成本越来越低,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儿女双全,车房都买了,生活的很安逸。D所在的省、市受疫情影响本来就小,失业生意今年仍然不错。

D说他没有失业焦虑,自负盈亏,这些年生意进入正规,收入非常稳定,不像职场工作的人,过了35岁,企业老板就各种嫌弃。

我们看到“风水轮流转”,职场有人风光无限,朝九晚五,生活安逸。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没有继续向上升迁,遇到职业瓶颈,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前期不趁着年轻多积累“余粮”或在大城市在房价处于低位买一套,“凛冬将至”只能退回到老家困守,另谋出路。

非典成就了淘宝的迅速崛起,微商、公众号、头条号也让很多个人实现了财务上的重大突破甚至财务自由。

站在风口,顺势而为,抓住机会很重要。但机会来了还得凭自身实力和勇气获得。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积极工作的同时,还要在业余时间,多学习,多思考,学以致用,复盘践行。

道理都知道,但就是没有真正的理解,并努力尝试。思想上没有“断奶”,就无法转变观念,不转变观念就不会积极的行动,不积极的行动,就无法改变现状。周而复始,终将沦为平庸。

在知识经济日臻强大的年代,新的机遇等待职场人去发现和把握。

罗永浩,罗振宇们,薇娅、李佳琪、李子柒们,甚至六线小镇的草根,都通过互联网工具获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功。时已至7月,又有多达800多万的毕业生“后浪”们,进入各行各业。生存于食物链中端的职场人如果不想尴尬,也该醒醒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