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爪子笔记(十)《教育没有小问题》
01、关于坏习惯
Jessie喜欢咬手指或者抠指甲,在快要入睡的时候、甚至上课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两个手抠来抠去。这个习惯从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从发现开始我都是禁止的,看见了都要立刻制止她再咬,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戒掉。
看到尹建莉老师的书里说:孩子正是因为内心有压力,才会咬手指。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纾解压力,就找到了这样一种方法来宣泄自己的压力。家长不要去管,不要介入,等时间到了自然会忘记。
同样的,书中还提到一位母亲发现自己8岁的儿子手淫,非常焦虑,生怕孩子变坏。尹建莉老师却说:心理健康的孩子即便是看了黄色图片也不会变坏的,孩子天生有向善向上的力量,他自己做事往往是有底线的。
关于自慰,她说家长是习惯用自己成年人的肮脏思想去思考“性”这事,总觉得一提起来就是龌龊不堪的事情,但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对孩子来说不过是他探索这个世界的必经之路。家长越坦然,孩子越不会对这件事感兴趣。家长要完全消解自己的焦虑,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出其他爱好兴趣,会自动让这件事节奏正常。
一个身心舒泰的孩子,是习惯的主人,不会成为习惯的奴隶。
02、关于尊重
作为家长,最根本的是要在处理孩子事情的时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看大人脸色,不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家长的强权之下。一个经常容易情绪失控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是不知所措、是不安全感,时间久了,会失去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
要从心底里真正的爱孩子、尊重孩子,不打骂孩子,不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不剥夺孩子的自由,让孩子活得幸福,孩子的内心阳光而自信,那么他身上会自带尊严的“铠甲”,任何人都不可能欺负到他。一个孩子的受气相是从家中带来的,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自己不要欺负孩子。
一个始终被尊重的孩子绝不可能出现自轻自贱的行为,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得体、坦荡的人。
03、关于人际交往
孩子的玩伴是好还是坏,这个结论应该由孩子而不是家长来做判断,哪怕孩子的玩伴的确有一些小的“坏毛病”,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得出认识,这是对儿童最基本的尊重。
经由他自己得出的认识才是经验,这样的经验对他今后学会选择朋友、保护自己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家长不在人际交往上斤斤计较,孩子自然也能学会豁达;如果家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而得体地解决争端,孩子自然也能习得这方面的智慧。
想要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自信,最好的办法是让他知道自己不错。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欣赏和赞美要真诚。
尹建莉老师的书一直强调的都是: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而爱和自由是建立在真正的信任、尊重、平等相处的基础上。要相信孩子天性中具有向善向上的力量,给他真正的爱,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没有违反道德和安全的底线。
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真的不容易,因为成人总是容易掉入“以爱之名进行强势干预”的坑中。要多多学习、时时反思。要坚持自己心中正确的信念,要学到就去用。
尹建莉老师说的好,孩子是来引领成人的,一个好妈妈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完美妈妈,而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反思的妈妈。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母亲自我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我深以为然。
本文是来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的部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