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女孩爬山归来右腿添“痣”
福建15岁少女晶晶(化名)爬山归来,发现右大腿上长出一颗“痣”,定睛一看是一只小虫。任凭她和家人用手怎么拨弄,那虫就是不松口。到医院一问,他们才知这是蜱(音同“啤”)虫,不仅吸血,还会传播多种疾病。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花一个多小时,才完整取下蜱虫。
爬山归来右腿添“痣” 一查竟是吸血蜱虫
“医生,快来帮帮我女儿……”晶晶和父亲冲进省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晶晶的父亲说:“医生快看,我女儿大腿上有一只虫子,怎么弄都弄不下来,怎么办?”
原来,当日上午,晶晶与朋友一起去爬山。为防止被蚊虫叮咬,出发前,她特意穿上长裤、运动鞋。可没想到,晚上她洗澡时发现右腿突然长“痣”,认真一看竟然是一只虫。家人用手弄不下虫子,赶紧送她到医院进行治疗。
这虫呈棕灰色,大小约5毫米×8毫米。急诊医生认出这是一只在吸血的蜱虫。
医生使用多种方法 完整取下虫子
为避免虫体残留在人体上造成感染,要完整取下蜱虫,就要智取。陈魁医生用了棉签、碘伏等方法都无济于事,他只得叫来当晚120值班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增援。
医生们用点燃的艾条熏蜱虫。不料,烟熏十几分钟后,蜱虫还是不松口。医生们又使用涂抹石蜡油等方法,蜱虫还是纹丝不动。
一个多小时后,医生们用烟熏配合镊子提拉蜱虫的方法,完整取下蜱虫。由于就医及时,蜱虫叮咬处无红肿,医生对患处进行了局部消毒、清创处理。
蜱,也叫壁虱,鳖吃,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隐翅虫、草蜱虫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户外活动防虫叮咬 要扎紧衣袖裤管
据医生介绍,蜱虫叮咬人时无痛感,但可造成人体局部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并可能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会出现持续高烧、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坏,严重时危及生命。
此外,蜱虫还可以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细菌性疾病等。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不可强行拔除或拍死,免得蜱虫口器残留在人体内,造成感染。
市民发现蜱虫叮咬皮肤,如果无法立即上医院,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取出蜱虫后,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再就医。民间用的用烟头烫蜱虫的做法不建议使用,避免蜱虫受刺激钻得更深。
“夏季是昆虫活跃期,每年夏天我们医院都会接到一些被蜱虫、恙虫、隐翅虫叮咬的患者。”提醒大家户外活动时,要涂抹驱虫液(避蚊胺、避蚊酮等);穿着长袖、长裤、运动鞋,要扎紧衣袖裤管。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游玩时应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方长时间坐卧。人被蜱虫咬,一般24小时内感染性不大,但时间过长它会分泌出更多的唾液,36小时后将会逐渐激活唾液中携带的病毒。
特别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