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加子洲教育“乡村教师眼中的北京”我的青椒暑期培训之旅

北师大研修营第三天:创新的教育,共同的期待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73人  星月社

开幕式结束后,北师大组织大家到京师大厦门口合影留念,接着在短暂的休息过后,由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董春雨教授为我讲授了题为《共同的期待——创新教育漫谈》的课程。

董教授先从中国科学与教育的尴尬说起,从历史、当代、学生悖论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1、李约瑟悖论——近代科学是由西方产生的,任何先进事物都是循序渐进的;

2、诺贝尔科学奖——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得了几次诺贝尔科学奖;

3、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大学里现在培养不出人才?

科学与教育也经过漫长的探索:

从“素质教育”到研究型学习连个概念都说不清楚。

从两弹一星到中美贸易战,证明创新的意义何其重要。

我们经常说自己是教书育人?何为育人?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丰子恺曾说,人活着应当有三个境界:

佛的境界——于公于私;

普通人的境界——满足温饱后的正义感;

坏的境界——无恶不作。

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就是灌输式,简而言之就是背诵、死记硬背。我们从低幼开始,就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是错误的。

机械唯物论:大家体会不到哲学作为智慧之学的韵味,至今没有把“授之于渔”的渔贯彻好。

光有好的想法不行,还要有好的办法。

简单总结:高分低能的问题;女孩比男孩更优秀的问题;怎么样改变现状?值得我们思考。

二、如何授“渔“呢?

学习科技史,以史为镜

关羽面前耍大刀——跨越历史,与科学史名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哥伦布砸鸡蛋——当知道怎么做,就会很简单。

三、我思故我在。

1、独立思考的意义;

2、创新的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机灵劲,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