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七律》读后感

2020-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茉莉手记

2020.2.24《教学七律》读后感

     《教学七律》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 格里高利众多著作种的一本。书很薄,只有102页,但我却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除了因为自己读书注意力不够集中,效率不够高外,还因为他的每一句话几乎是“满满的干货”,需要反复咀嚼方能吸收一二。

       这本书中所说的七条定律,看似都显而易见,无需声明。但每一条定律背后所隐藏着的有效的、重要的原则却是我们很多老师往往容易忽略的。比如作者对七条定律简单描述中提到的“教师必须熟知他所要教的内容”一条,似乎理所应当,无需说明。但现实情况往往是老师着急忙慌,也只能保证备好当天要上的课。对整本书的教学,或一个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计划并不知晓,加之对本学科的知识没有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这也就导致在听课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为她不敢放,她害怕放开了收不回来,也害怕学生的问题她没有预设,出现卡壳。当学生出现没有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客观问题上找原因,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现在的家长不配合.......即便有人告知课堂出现这样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我们依然不能痛下决心丰盈自己的学科知识,不能利用寒暑假熟悉教材、做好计划。作者说:“对所交内容一知半解的人一定是冷漠而缺乏活力的教师。灵魂被所教内容点燃的人洋溢着极富感染力的热情,他自己对于学科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也激励了学生。”作者的这条定律也算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不断学习,努力做一个有活力、洋溢着热情,并能靠影响点燃、激励学生的老师。

         再比如他提到“学习者必须怀着兴趣投入到事实或真理的学习中”一条,也似乎多余。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我身边),或者干脆就没有。究其原因,和第一条不无关系。因为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到学生思想上充分的“自由”,她们在课堂上无法体会“思考”“交流”“碰撞”带给他们的快感和成就感。当被动接受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没有了思考,谈何学习?谈何“学习兴趣”?所以作者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唤醒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告诫我们:“充分唤醒一个兴趣点要强于部分唤醒好几个兴趣点。”而由于每个孩子的心智运作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智特长,并按照不同孩子的不同能力进行指导,就可以取的教学的最大成功。

       还有复习定律,作者说“教学的完成、检验和证实必须通过复习来实现。”他还说:“只有频繁、彻底的复习才能让头脑掌握真理并且自由的运用真理。”我们也知道“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可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做不到。比如,我们大多数人的语文课的现状:所谓的“复习引入”环节,只是对前一节课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进行蜻蜓点水的提一下,目的也只是为了引入这节课的内容,根本做不到真正的“复习”;还有当堂课上完后的总结复习,做的也非常草率,甚至有时候时间紧张,都不做梳理;上完课后,更没有为期一周或两周的有计划的复习,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单元学完,结合语文园地简单梳理一下,而且也大多也是识记性的内容,根本没有着眼所谓的新发现、新研究、新思想。所以,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复习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按照规律进行“频繁、彻底”的复习,才能将知识、真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对于这本书,我艰难的阅读也只是了解了它的冰山一角。但仅此一角,带给我的反思也是极为深刻的。所以《教学七律》值得每一位教师反复阅读,也算是一种时常提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