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农村青年的自尊、爱情和奋斗
《平凡的世界》是我今年看的最长的一本书,以前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看完。我知道这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书,这在历史上肯定是不多的。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还有一个伟大的地方,那就是它记录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及其每一个浪花的细节,熟悉那个时代的人终究会老去,但这本书可以作为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来阅读,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但今天很多人认为它过誉了,当然是从文学评论的“技术”的角度。对此,我觉得评论一本书的好与坏,标准有很多,“技术的角度”站在制高点有着充分的发言权,但也不妨结合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就是,评论一本书的是一件绝对主观的事情,个人的成长环境、阅历、年龄等等都会影响对一本书的评判。认为这本书过誉、觉得书中的一些情节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没有站在书中所描写的环境中去理解,特别是农村的环境背景,农村有农业文明生长出来的传统文化,有它特有的行事逻辑。
农村青年的自尊
小说从孙少平的高中生活开始,到作为煤矿工人的孙少平仍然孑然一身结束,孙少平作为作者着重刻画的形象贯穿始终。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孙少平来说,高中时代极度贫困,但这却让一个贫家子弟的自尊突显出来。
“对孙少平来说,这些也许都还能忍受。他现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已经十七岁了,胸腔里跳动着一颗敏感而羞怯的心。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的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这不仅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活得尊严。他并不奢望有城里学生那样优越的条件,只是希望能象大部分乡里来的学生一样就心满意足了”。
在书中,孙少平的身份有穷学生、农民、农村教师、揽工小子和煤矿工人,虽然生活逐渐改善,却一直没有改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命运。也是因为如此,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尊在显得更加可贵,像淤泥中的莲花一样娇艳。但是,极端的自尊的背面其实是自卑,这一直是大多数出身农村青年身上最耀眼的标签。高中时候的孙少平“常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情绪”,“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但他感觉他比别人都低了一头”。至少到今天,这种情况仍然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因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短,可能还变大了。
农村青年的爱情
在以上的背景下看书中的爱情就很很好理解了。书中着重描写了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的爱情。
哥哥孙少安和田润叶青梅竹马,但因为家庭环境的差异,田润叶在县城做了小学教师,而家境贫寒的孙少安初中毕业后早早回家做了农民,虽然田润叶初心不改,孙少安却因自己农民的身份而畏缩,心里想的是“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这样他们爱情的花朵就在农村青年的自卑和门当户对的阴影下凋落了,留给两个人心里无法磨灭的痛苦回忆。
弟弟孙少平比哥哥更加大胆,从高中时代的郝红梅,到后来的田晓霞。特别是和田晓霞的爱情,相互借阅书籍、古塔两年之约,然后在田晓霞被洪水吞没后他们的爱情戛然而止,古典、真实、浪漫、凄美。不知道这个结局看哭了多少人,但我觉得这个结局可能是最美的结局了,因为在这本书中田晓霞几乎没有缺点,冰清玉洁。孙少平没有像他的哥哥那样在不平衡的家庭背景的爱情面前回避,而是勇敢地拥抱,是因为他对内心的追求远远高于他的哥哥,他觉得他们的思想是平等的。
在农村青年和城里姑娘相爱后,让农村青年自卑的往往首先不是贫寒的家境,而是思想和眼界的差距。
农村青年的奋斗
高官之女田晓霞之所以能够看上农村小子孙少平,除了他们思想上的相通外,还有一点是他身上不屈、不认命、自强、独立的奋斗精神,虽然在今天看来,他的一些做法有些矫情。
比如在他们高中的时候因为文革不用上课,他会搜罗书报来看,从而开阔了眼界;在农村劳动的时候,他还是在看书,时刻注视着外面世界的一切;揽工的时候,他仍在看书,不甘于命运就此沉沦;做煤矿工人的时候,他还是留有一个自己的世界用来看书,这也让他有了与田晓霞思想相通的语言。“他读这些书,并不是指望自己也成为伟人。但他从这些书中体会到,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一生不可能做出什么惊人业绩,但他要学习伟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就是他读这些书的最大收获”。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喧闹的工地上、黑暗的煤矿中显得孤独,因为他“知道的太多,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痛苦”,“一个有文化有知识而爱思考的人,一旦推动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那痛苦是无法言语的”。
有点让人意外的是,“他(孙少平)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种有点自虐的心态是一种奋斗的境界,也只在有最底层又不认命的人才会理解。但是“象少平这样在极端艰难条件下的人生奋斗,时下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侈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不是所有人在困苦的时候都能够向命运挑战,还有的人选择的是没有尊严的生存方式,这也是很多穷人不可爱的地方,这同样是很多城里人诟病很多农村人的地方。他们需要的是既不自卑也不抱怨命运的态度和不断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总。
山不过来,我们只好走过去——这应该是出身农村以及所有生活在底层的人应该持有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