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生存技能:控制情绪,运用心理效应
控制情绪
努力用阳光积极的态度生活,遇事不要头脑发热、冲动行事,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学会三思而后行。既然是容易冲动的人,那么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先冷静下来再做决定。如果时间允许,甚至可以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表,严格按照步骤执行,以此保证不会因一时冲动而搞砸整件事。
另外,还得学会集中注意力。
他们的思维总是在滑翔,从一个点飞快地跳到另一个毫无关系的点上。看似思维跳跃,实际上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因而说话做事也缺乏逻辑。
在躁狂症发作、情绪过度高涨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之中。如果不能控制自己,也可以请家人或者朋友协助。
安静的环境可以避免外界刺激的侵扰,让情绪不会被进一步激发。此时,尽量不要与人有过多交谈,也不要看电视剧、电影、漫画、新闻等,以免情绪被进一步激发。
运用另一个方法——冥想,来加深自我认识,获得深层次的宁静。冥想时,找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使身体放松下来,不必特意专注于某件事情,但是需要能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和内心的平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想练习后,患者的心智和情绪都会感受到平静的愉悦。
最后,还应该学会合理地发泄压力。在压力增加的时候,不要习惯性地屈服于情绪之下,应找到合理的途径发泄。例如,跑步、篮球、网球、游泳、登山、拳击……这些都是很好的发泄方式。
心理效应
1. 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骨牌,即一块块摆成长长一串的骨牌,把第一块推倒,之后就会一个接一个全部倒下,场面相当壮观。
多米诺骨牌效应指的是,一个很小的力量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躁狂症患者在紧张或发怒的时候,就是骨牌的开始,会引起内部一系列负面的情绪,同时对周围环境和社交都带来负面效应。若能尽量让自己平复心情,减少亢奋活动,控制情绪,不发怒,同样会给内在带来积极的连锁效应,产生一系列的正面影响,对提升社交也有很大帮助。
2. 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当你对他人有敌意并且进行攻击的时候,对方也会憎恨你并且想办法报复。双方互不相让,于是仇恨越来越深,报复的手段越来越强烈,最后双方都会付出惨重代价。
对于躁狂症患者来说,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躁狂症患者极其容易激动、被激怒,同时精力旺盛、过度亢奋,因为一点小事就会暴跳如雷、大发雷霆。而对方则因为情况发生得莫名其妙,而同样愤怒。一来二去,这种愤怒和仇恨感在彼此之间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矛盾无休无止。
躁狂症患者往往精力旺盛,所以可以进行一些运动来消耗。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要尽量豁达开朗,避免敏感多疑,要深思熟虑,尽量减少与人的摩擦。
3. 情绪效应
情绪效应,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人对其的评价。比如,当时你很低落,不愿意和人过多交流,那么,事后对方对你的印象很可能就是“冷漠”“内向”“社交能力较差”等。如果你处于很亢奋的状态,则可能给对方留下“话痨”“过度热情”“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印象。同样的人,因为当时的情绪状态不同,会导致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截然不同。
同时,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当一个人情绪不良的时候,也会让对方的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彼此之间的印象。
对躁狂症患者而言,亢奋、激动、兴奋、易怒等情绪状态都会影响对方,在彼此之间形成不良的情绪磁场。因此,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绪效应的负面影响。
4. 态度效应
我们周围的人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微笑,他们也微笑;我们奸诈,他们也奸诈;我们暴躁,他们也暴躁。这就是态度效应。
躁狂症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心境尽量平和,生活中要多微笑,友好地对待他人。为自己营造一个友好的生活氛围,克服躁狂症将不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