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笑话方法论》

2018-11-08  本文已影响36人  雕兄_KYP
鲁迅曾在给林语堂的一封信中谈及幽默,他认为,幽默是生活温饱、民主平等和言论自由下的产物,简言之,是一种生活方式。

读者朋友们或许不知道,我在小学时候,是一个非常喜欢讲故事的人,到了什么地步呢,小学校园里下了课以后操场上一堆人围着的,通常就是我。我从小学一年里讲到了五年级,六年级我学会了闭嘴。

那时候讲故事,就是看了一些电视上演的相声,段子,还有一些自己的想象,故事人物就是随便一个听故事的人,然后胡编乱造,套用各种我看过的电视剧情节,加上讽刺挖苦,除了当事人会有些恼怒,一般情况下听众们还是比较满意的,笑的前仰后合。

我从未想过别人为什么会笑这个问题,上了初中依旧是觉得幽默或者搞笑,就是拿身边朋友的特点开玩笑,尤其是缺点。但是我很快就不这么做了,因为不断的发现,被开玩笑的人都会很生气,有时候想搞笑,场面却一度很尴尬。这种开玩笑的尺度与原则,直到大学毕业,我才真真切切的想明白。

我们从两个研究对象开始,玩笑的尺度取决于两个人的熟悉程度,说白了关系好的玩笑尺度可以很大。从这一点可以进一步引申,玩笑可以试探底线,可以试探友谊深浅。从相遇,相识,到相知,陌生变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那么熟悉,一定不要开尺度大的玩笑。同理,那些明明不那么熟悉,依旧开着大尺度玩笑的人,只能说太幼稚,或者性格过于大大咧咧。为什么熟悉的人可以玩笑尺度很大?其实也是有限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或者说心境不同,能够接受的玩笑尺度也不一样,熟悉的人因为彼此熟悉对方性格特点,首先能够判断的就是“他没有恶意”,因此也就不会去计较什么,男生之间经常互黑互怼,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以引出笑话的原则,第一,不熟悉的人不要贸然开玩笑,第二,任何玩笑都要注意对方能够接受的尺度,第三,玩笑的本质是为了轻松,不要当真或者对着事实开玩笑。

以上是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想明白的尺度和原则。

下面我们讲讲为什么第一篇复盘用这本《笑话方法论》?在写这篇之前,我的构思是想写“好好说话”的,但是由于里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为了简短和专一起见,不在这里合并展开,另一个是这个属于人际关系处理,笑话通常都是在一定场合有社交作用的,另一个就是幽默感的培养。开篇鲁迅的说法很对,笑的前提是生活温饱,如果这个都没解决,估计谁都笑不出来。复盘这本书,主要原因是它的共鸣比较多,契合点多,短小容易消化。

思维导图

笑话的本质是幸灾乐祸,即使是与现实不相仿的错位,也是为了幸灾乐祸,很多笑话都是“谎话”,都是编的,说白了就是想法设法博您一笑。所以,听笑话绝对不可以当真,但是这很难,尤其是对于平日里习惯了严肃的人。

笑话就意味着伤害,所以回头看我自己的感受,好哥们可以两肋插刀,何况笑话的一点点伤害呢?但是陌生人就不可以,伤害被看做是冒犯和攻击行为。

有的人也许说,生活不温饱,我也能看小品、听相声、拍抖音啊,那是因为笑话使听众借助所嘲弄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产生一种优越感,想想看自己看到小品、相声发笑的时候,其实还真是满满的优越感。

笑话伤害的对象,可以是人的生理特征,比如高矮胖瘦,也可以是人的职业收入,美国人经常喜欢开律师、政客的玩笑,因为这些人总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代表,国内的笑话通常是以生理特征居多。最保险的伤害对象是自己,所以周星驰、赵本山、郭德纲他们讲的很多段子或者笑话,都是小人物,而那个小人物往往都是他们自己。让人觉得悲伤的是,笑星自己往往都过的不快乐,因为他们一直在伤害的就是自己和自己属于的小人物的阶层。

这里有一个关于冷笑话的问题,我以前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冷笑话?其实,冷笑话要想达到效果,一定要观众听过类似的笑话,冷笑话是为了打破那些听过很多遍笑话的观众形成的新的思维定势,为了产生新鲜感而出现的。如果你没有形成思维定势,那你觉得冷笑话就和废话差不多,牵强感更强烈一些。

除了职业艺人以外,估计不会有人整天到处讲笑话,或者费尽心思积累笑话,研究笑话。通常讲个笑话,都是首先有一个放松的氛围,对着一群特定的听众,有针对的、有共鸣的去讲,讲出来就意味着伤害,所以总会有人承受伤害,成为那个被大家幸灾乐祸的对象。

讲笑话很需要情商和智商,因为你要分清场合,时间,地点,仔细观察,还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节奏的把握。我比较喜欢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属于能够把握节奏的人,朱广权属于底蕴深厚通过语言表达幽默感的人,演员黄渤也很厉害,特别会说话。讲笑话是短暂的搞笑,会说话是看得透世道和人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