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连载散文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8 /二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16人  室静兰香a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8 /二

            莺歌燕舞串场河 28

      吴回士、刘敏、杨二等知识青年,都是些怀揣理想,心有目标,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热血青年。

      在校时,他们勤奋学习,接受的是走又红又专道路,一颗红心,多种准备的教育。

      他们单纯,执著,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和他们父辈不同的是,他们未见过战争的硝烟,枪林弹雨。但是,正当他们风华正茂,迎接党和国家挑选的时候,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暴风骤雨来临。他们依然义无反顾,投身其中,站稳立场。口诛笔伐,破四旧,立四新。

      昨日座上宾,今天阶下囚。昨天是动力,今日是对象。山雨已来风满搂,打起背包奔农村。似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就读的学校,未来得及回眸,更未曾细细的品鉴。就被上山下乡的汹涌波涛,冲到了这个全县最东北角的多村一隅。

      理想被打得粉碎,升学深造之梦,成了片片浮云,漂向远方,早就不见了踪影。这些首批插队知青,大的二十岁,小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十四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是在父母面前撒娇耍泼的时候。吃饭,穿衣有父母管着,伤风感冒有父母疼着,读书学习有老师教着,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老人家也曾说过学生以学为主。不过又说过,也要兼学别样。可能正是这后半句的最高指示,葬送了上千万学生的学习机会。

      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不容回避。绕不过去的坎,只有面对。人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可谓上不封顶,下不保底。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是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也是生活。舒适安逸的日子不见了,他们象刚断奶的婴儿,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不再享受母乳的喂养。

      他们彷徨,他们张望!他们孤立无援!象一群待宰而又无力反抗的羔羊。

      秋雨绵绵,愁肠百结。刘敏被焦虑煎熬得坐立不安。仰首望天,乌云翻滚,秋风凄凄,送来点点愁雨,泥泞小道,既粘且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天时虽早,屋内黯淡无光,本想借书销愁,光线浑浊,两眼酸涩。掩卷沉思,默默念诵着白居易的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撇开眼前的秋风秋雨,刘敏不思今日之窘,反为古人之思而思。仿佛见到此时的乐天,正独自一人,站在瓜州渡口,目送滾滚长江之水东流而去,奔流不息,源源而不断。江水东流,带走的是欢笑,留给吴山的却是点点愁绪,绵延不断。水有多长,愁有多深。不休不止。诗人思绪万千,惆怅滿腹,正等其心仪之人。思不断,恨无穷。只见人归时,方释怀愁止。江亭之上月白风清,主人公倚楼相望。终于盼得人归。

      词中主人公是男是女?刘敏不得而知。她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若是男的必然多情专一而执著,若是女的,肯定是痴情不二的红颜贞女。

      刘敏酷爱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赋。知之不少。除李白杜甫外,却又偏爱乐天。朦胧之中,诗中之意虽不能全解,倒也想象力丰富,任由其驰骋于天地古今。据他自已讲,曾得一高人指点,青春年华时,记忆力是人生黄金期,要多读多背,使之入己记忆之库,然后徐徐而咀嚼之。必有成效。対此,刘敏谨记于心,啃书本而不辍。

      雨下个不止,不知何时放晴?此时孤身独坐,不禁又想起了暂栖队房小屋里的吴回士。

      此时的吴回士也是百无聊赖,对雨发愁。以往,若得闲暇,便到蘑菇小屋,与长蘑菇的老孙山南海北地侃上一阵。说来也怪,在吴回士的眼中,这个老孙头,有着常人没有的卓尔不群之气质。只是大多时候深藏而不露。老孙健谈,一旦涉及自身经历时,则缄口不言。吴回士初来乍到,总觉老孙与其他人不一样之处颇多,哪里不一样?吴回士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若论穿着装扮,茫茫人海,绝无二致。若看个头体形,如彼者处处皆是。吴回士百思不得其解,自作茧,作自缚。小伙子楞头青的脾气,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他始终坚信自已的判断力,老孙头不简单,非等闲之辈。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