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物美”是个伪命题
小时候,一直被教育买东西要买“价廉物美”的,现在越来越发现,“价廉物美”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嘛~
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几个兄弟姐妹聚在家里,聊到带父母出去吃饭的话题,表弟喋喋地说了一通。表弟在城里工作,舅妈去城里小住两天,城里有个小有名气的早餐店,豆腐脑做得不错,表弟就想着带舅妈去尝尝,本来一切都好,但是舅妈在看到价目表之后开始抱怨豆腐脑太酸不好吃,又贵,还不如家里的好吃,结果一顿好好的早餐吃得一肚子气。一个因为吃了觉得贵的早餐而郁闷,一个因为带妈妈吃早餐落得埋怨而郁闷。表弟说完这个,立马引起了在场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的共鸣。
带妈妈去餐厅吃饭,一定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妈妈会说这个餐厅很贵吧,你说不贵,那也得好几百吧,哎,出来吃一顿家里可以吃一个礼拜了。上菜之后必定要挑毛病,完了之后加上一句,还不如家里做的好吃。一顿饭吃下来,也吃了不少抱怨进去。其实这大概是很多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想着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也没怎么去过外面的餐厅吃饭,有不错的餐厅就想带父母去尝试一下,结果父母往往并不是很领情,埋怨我们乱花钱。
我想这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我们的父母经历过温饱都难以满足的时代,所以即使在有条件之后,也会时时刻刻想着怎样更经济划算,想着储蓄,居安思危。而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从小衣食无忧,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本没有自己会为温饱问题担忧的经验,我们更在意享受当下,更在意取悦自己,让自己惬意一些。所以在我们的观念里,去一个环境好的餐厅,享受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环境、氛围、服务等所带来的愉悦的心境。
在父母辈的那个年代,物质是最稀缺的,而最不缺的就是人力,所以他们是以人力换物质。而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发现,物质条件上去了,人们在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精神追求成了稀缺物。我们越来越发现,注意力与时间的稀缺性,因为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时间就是金钱,这话可不错当我们费尽心思去比价、挑选“价廉物美”的商品时,我们损失的是我们的注意力与时间,而这所谓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后续又极有可能引发一些售后麻烦,这就会占用我们更多的精力,而且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坏。无形中,不知损失多少。“价廉物美”就不再成立了。
消费的观念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所造就的价值观很有关系。
我之前在内衣行业工作,在终端见到过各种各样的顾客,比较极端的例子,有的顾客外表光鲜,浑身名牌,但是她的内衣却是品质极差并且已经穿到变形还在继续穿着,花两百块钱买一件内衣对她来说是“天价”,而有的顾客外表比较朴素,买起内衣来却毫不手软。所以,完全不是消费能力的问题,而是对于自己的认知的问题。外衣给人看,内衣是给自己享受的。一套适合自己的内衣有多重要,这样的人是完全无法理解的,这类人往往觉得只要外在光鲜,别人看不到的部分将就一下就可以了。然而她并不知道,一件合适的有品质的内衣除了给人带来身体的舒适健康之外,还能在无形中达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我是值得舒适的,我是值得健康的,我是值得这么好的。
我认为在两件事情上的消费是不能节省的,一样是与“健康”有关的,一样是与“成长”有关的。价高的东西未必物美,但是价廉的东西一定不会物美,它必然是以这两样中的一样做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