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双溪书院的半天

2023-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赖皮姑娘爱吃蛋糕

时隔四年,再一次回到书院的时候,正逢五一,正好遇上老师给外来的家长和同学讲课,课后老师给一位三年级小童改作文,小童直率天真,改作文过程中,师生一问一答,别有情趣。老师问:“蔡林杰,作文题目是《书院的一天》,你好像只写了半天呢。”蔡同学有点不好意思,挠头回道:老师,我把“一天”改为“半天”,就写《书院的半天》吧。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五一假期过得飞快,小三天就已过了,小童昨日和家长满载而归了,我亦今日回沪,临行感慨,不禁文思泉涌,并以同名文章和之!

不如“半天”

在卧龙吟的歌声中醒来,六点开始晨练,接着晨读。晨读是温故知新的时间,前一天老师讲了好些故事,再一个人读书时,自己的经历不时浮现。最快乐的瞬间当是有老师不曾提过的想法闪现时,这样的时刻亦或是获得新知,亦或即使是一时错觉,再想通时,体悟一定更加深刻。

晨练

早餐后的洒扫庭除是日课的一部分。生活整洁干净,心情也会一样。因为吃到了甜头,所以很早就借鉴回自己家里,不过每周一次让自己的小窝保持温馨。

庭院

八点半开始上文学课。老师抄文章到黑板上,我想这个过程除了充满仪式感,也是学生的预习。也许老师誊抄时也描绘出了一节课的架构。

学《岘山亭记》

课后是练字。想来惭愧,一个有幸能和双溪书院结缘十年的人,临的还是石鼓文“田”!大学时功课不紧,写过一段时间字,也参加过书院两期夏令营过写生,后来工作,又考学上学,又工作,又换工作,几乎没有闲暇,因为专业领域和书画没有交集,也就没有再练习。但是“书院”不同于“艺校”、“画室”,教学围绕生活读书做人做事展开,而不仅专注技艺。文学课上、茶桌边,讨论的一切都在增加生活的智慧。每每生活中有大事发生时,就会不自觉地想回来书院,即使条件不允许,也会想跟老师电话聊一聊。

老师示范

书院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是感受。看白墙黑瓦,听鸡叫鸟鸣,沉浸在里里外外的郁郁葱葱里。惊叹小孩儿往土里泼水引出蚯蚓,小小少年摆上象棋便可帅千军万马!小孩与自然,是展示美最好最朴实的教科书。

一时不愉快分开的朋友

如若人生是已出发的轮船,读书学到的道理是船骨,美是压舱石,一技之长是动力燃料,强健的体魄和快乐的心态是强劲的一股顺风,由志向掌舵勇往直前!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已写了书院半日光景,想读者应不难窥见书院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描绘着这艘轮船的图景吧!

书不能尽表, 临行写下这“半日”作业,并抄正以呈老师,余下“半日”待来日补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