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每天一点小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 案见一郎,古贺史健
书籍简介: 这本书用的是一个青年人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故事,总结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思想。
全书共分为5段对话:
第1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第2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3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4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5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今天我们分享后面3章
一、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1.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有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需要去寻求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这样只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我们需要活在自己的人生中。
2.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对于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问题,长者认为孩子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做就肯定避免不了冲突,所以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
父母不要说我这是为你着想,然后怎么怎么样。其实辅导顾问需要做的只是“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要去强迫马喝水”,让马自然而然地自己去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3.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够获得自由。不畏惧被人讨厌而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二、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1.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共同体。可以以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为起点。
2.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好,鼓励才好。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立场是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因为表扬这种行为,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它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3.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去看待他人,比如说这个人做了什么才显示他有用;而要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就是因为他的存在已经让别人感到喜悦。
三、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1.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自我肯定是指当你明明做不到的时候,还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我很强”,是一种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自我接纳是指如果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要区分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上帝,请赐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2. 从这一刻起,就能够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面对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3. 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而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活在此时此刻。
最重要的时刻也就是“此时此刻”。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